工人正在搬運秧盤,智能播種芽均勻分布。
榆林新聞網-榆林晚報傳統的水稻播種,兩個人一天只能完成2畝左右的大田秧苗播種;而有了水稻芽漿泥智能播種機,5個工人一天就能播500畝苗,是傳統播種速度的100倍。近日,記者走進位于多彩農村的廣西超級稻綠色高產高效栽培創新技術示范基地,采訪了這款已獲國家知識產權局“實用新型”專利的“播種神器”。
平均一分鐘可以完成30個秧盤的播種。
據了解,水稻芽漿智能播種機由玉林市樹豐農機科技有限公司研發,于2017年5月20日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實用新型”專利。市農技推廣站高級農藝師羅學富介紹,這種智能播種機集放盤、施壯苗劑、上漿、播種于一體,可一次性完成播種所需的全部程序,有效解決了目前田間無法機械化播種水稻秧苗的問題,實現了水稻秧苗播種的機械化。
在播種的稻田里,記者看到,智能播種機先“就地取材”,將泥土吸入播種機,然后加入壯苗劑攪拌均勻,再放入水稻種子。智能播種機一轉動,已經完成了施壯苗劑、上漿、播種等程序的秧盤就會不斷“吐出”...不到3分鐘,52盤稻種就種下了。記者觀察到,智能播種機“吐”秧盤的速度非???,即使5個工人一起移動秧盤,它仍然顯得手忙腳亂。
“使用水稻芽漿智能播種機,用工少,播種速度快。一臺機器可以5-6個人一起作業,平均一分鐘可以播種30棵左右的秧苗,一天可以播種500畝左右的田地,是人工作業的100倍?!绷_學富說。
每畝成本只有50元左右。
羅學富介紹,推廣機插的關鍵是匹配適合機插的秧苗。水稻機械化插秧的難點不是“插秧”,而是“育秧”,而機插育秧是機插水稻高產栽培技術體系中的關鍵環節。目前工廠化育苗雖然可以解決機械化移栽育苗的問題,但是投資大,成本高,育苗基質量大,保苗困難,而水稻芽漿智能播種機可以有效解決這些問題。
記者看到,智能播種完成后,不需要像傳統播種那樣用泥土覆蓋水稻種子。"播種后,蓋上膜棚."羅學富說,智能育苗只需要按照常規育苗管理,不需要特別護理,直到移栽。記者發現,秧盤里的芽和谷播得相當均勻,播種量可以根據需要用機械調節,基本不用人工補種。
“智能播種機使用田間漿料和壯苗劑育秧,用后還田。安全環保,不會對土壤結構造成破壞和污染?!绷_學富說,育苗用的秧盤和秧膜可以多次使用,秧苗靈活。秧苗育成后,農民在及時插秧時遇到惡劣天氣或其他原因,可將秧苗維持在原稻田中直至插秧,秧齡不會影響機械插秧。同時,智能播種的成本僅為50元/畝左右,低于工廠化育苗的成本——70元-80元/畝?!八狙繚{智能播種機的推廣應用將極大地推動機械插秧的進程, 降低水稻生產成本,增加農民收入。"
據了解,2017年以來,我市利用該智能播種機種植育苗的面積已達13000畝。(記者王)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