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品OEM加工業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化妝品OEM分析。OEM是英文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的縮寫,意思是:按照原單位(品牌單位)委托的合同開發制造產品,原單位的商標由原單位銷售或經營的合作生產方式。代工可以簡稱為“貼牌”或代工,在國際上運作多年,行之有效。在工業化高度發達的今天,企業會盡可能減少固定資產投資,以增加自身資源在創新能力上的配置。
這樣你只需要支付材料費和加工費,還可以隨時根據市場變化靈活下單。
如今化妝品中的護理、保養、彩妝等各種新產品層出不窮,緊跟國際化妝品市場的新方向?!熬G色、自然、環?!背蔀槿栈?、食品等非耐用消費品行業的主流聲音。因此,安全無毒副作用的葉醇及其酯類香料將成為中國化妝品行業的新寵。此外,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果蔬的美容功能,從日常食用的果蔬中吸收人體所需的天然微量元素,達到抗衰老、潤膚、美體、經濟實惠的目的,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然而,盡管時尚潮流五光十色,但對于大大小小的化妝品企業來說,對化妝品市場的消費結構有一個宏觀而準確的了解和把握無疑是重要和必要的。
《中國品牌評價報告》顯示,洗發護發類產品受歡迎程度高(97.4%),護膚品和潔膚沐浴類產品受歡迎程度高。至于嬰兒沐浴潤膚劑,在其主要消費群體——嬰幼兒和年輕女性中的普及率仍然較低,說明這類生活用品還遠未廣泛進入人們的生活。
1.洗發水和護發產品:
隨著人們生活觀念的更新和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精心清潔和護理頭發已經成為城市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國內洗發護發市場容量逐漸飽和,長期不會像以前那樣增長。國內外許多品牌都在相互競爭。目前幾家大型中外合資品牌領先,壟斷格局基本形成。據調查,該市場超過65%的消費者已經形成了按名購買、按品牌使用的習慣,一般會定期在四五個洗發護發品牌之間切換。
2.保濕護膚品:
從《2002CCB中國品牌評價報告》的數據中,我們可以得出上圖。北京三鹿的“大寶”在眾多國有護膚品牌中獨占鰲頭,以26%的市場份額位居中國護膚市場第一?!靶∽o士”作為國產品牌,占領市場也相當成功,以15%的市場份額位居護膚市場第二。與其他昂貴的外國品牌相比,這兩個國產品牌相對低廉的價格似乎贏得了中國普通消費者的青睞。但是國外的護膚品并不遜色,市場總份額基本和國內護膚品持平。
保濕護膚品是中國快速增長的一類化妝品市場。中國廣闊的地域和多層次的人口,使得國內外的高中低檔護膚品都找到了自己的市場,也就是各自對應的大規模消費群體;近年來,中端產品的市場份額大大增加,顯示出較好的市場前景。
從產品的物理形態來看,基本都是膏霜、乳液的形態;但是細分的過程是不斷向前的,新的產品概念層出不窮。為了在品牌沉浮眾多的化妝品大海中贏得一席之地,企業不得不細分產品和市場,突出自己的產品特色。
3.純化妝品:
中國的化妝品品牌數以千計,其中外資合資企業的產品在這個市場上占據主要地位,其總市場份額約為70%。然而,中小型國有化妝品企業占據了中國化妝品市場的絕大多數企業,但它們的市場份額總和卻很小。只有玉溪、大寶、丁家宜、奇石美等國產品牌在市場份額上小有作為。
中國的純化妝品市場遠未飽和。雖然越來越多的城市中青年女性追逐濃妝淡妝的時尚,但中國大部分人還是素顏。27.2%的滲透率(來自2002CCB中國品牌評價報告的數據)意味著中國純化妝品市場的發展空間仍然非常廣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化行業的幾個發展趨勢。
1.兒童化妝品:年輕媽媽使用兒童化妝品的時尚已經初具規模。調查數據顯示,市場上30%的兒童化妝品都是年輕女士使用的。
2.運動化妝品:為了展現整體美,很多喜歡運動健身的消費者希望防止失水、防臭、防汗、便攜、保濕、殺菌等運動化妝品的出現。
3.男士專用產品:雖然男士化妝品尚未暢銷,但其市場前景和潛力已經引起了國際大型化妝品制造商的關注。有利于男性購買產品的市場環境和配套服務正在明顯改善,更多更適合中國男性的新型化妝品正在逐步上市。
4.生化產品化妝品:生物制劑、生物活性提取物、天然植物添加劑等新型化妝品原料已成為化妝品發展的主流。
隨著全球回歸自然的興起,國內對中草藥成分化妝品的研究日益活躍,上海家化建立了國內先進的中草藥化妝品研究機構。目前國內市場上的中草藥化妝品有上百種,消費者對祛斑、除痣、皮膚色素的需求基本都是由中草藥添加劑或天然原料制成的化妝品來滿足。
以上是關于國內日化行業整體產品結構分析。下面就這個行業的企業規模和整體競爭格局做一個簡單的論述。
護膚品行業和化妝品行業,CR4分別為30%和40%,所以企業集中度不高,寡頭壟斷的市場競爭格局尚未形成,基本屬于壟斷競爭的局面。中國加入WTO后,將有更多的國外日化企業進入這一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中國的化妝品市場不再只屬于中國人自己,而是一個技術先進、國內外品牌鮮明的化妝品大熔爐。因此,中國弱勢民族化妝品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環境將更加嚴峻。
然而,交易往往是一把雙刃劍。國外企業在大舉進攻國內日化市場的同時,也為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多寶貴的經驗。比如外企強大的廣告攻勢、公關應用、品牌建設;成功的營銷策略;多品種、多色彩的個性化制作,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精致美觀,優雅奢華的包裝設計;把握目標消費者心理特征、引領潮流的能力;化妝品消費趨勢預測到位;市場信息的收集、反饋和研究;重視科技投入和營銷網絡終端建設等等。這些都使得中國日用品行業的產品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總之,對于中國民族化妝品行業來說,未來既是挑戰,也是希望?!?002CCB中國品牌評價報告》數據顯示,中國城市化妝品市場正從成長期向成熟期靠近,行業仍保持快速發展速度。業內人士預測,未來幾年化妝品市場銷售額年均增長15%左右,明顯大于經濟增速;而且,到2010年,中國化妝品市場的總銷售額將達到800億元左右??梢娭袊瘖y品市場潛力巨大,空間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