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統。
1、頂布。為保證高爐順行,在我單位原燃料條件下,歷屆高爐均實行自覺開發邊緣的操作方針。高爐操作工在焦礦分布上基本都是負角差多環分布。雖然這樣保持了順行,但由于煤氣邊的發展和煤氣利用率低,爐內化學熱得不到充分利用,高爐負荷難以增加,燃料比難以降低,在成本上有很大損失。同時,由于邊緣氣體的發展,爐壁溫度高,渣皮難以穩定,風口回旋區無法深入爐膛中心, 爐內料柱不可避免的透氣性差。更直接的后果是散熱設施增加負荷,被氣流沖刷嚴重,難以長時間維持正常使用。
2.風溫。高風溫操作是高爐冶煉工作者追求的目標。但如何合理使用也要注意。我單位對密閉風溫混合空氣利用指標的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高爐操作人員人為影響高爐爐況的波動。由于熱風爐狀態不同,通風保溫能力不同,全密閉混風運行導致單個高爐在換爐前后風溫、風壓波動較大,導致高溫帶變化,渣帶波動,渣皮不穩定。
3.富氧噴煤。我單位高爐風量1450-1480m3/min,風溫1150-1180℃,噴煤比約130-140 kg/t,根據首鋼風口理論燃燒溫度計算公式,我單位該參數處于略高水平。由于富氧達到2500-3000m3/h,可以滿足合理的風口理論燃燒溫度值2150℃。超過這個值會加劇風口前渣鐵生成的溫度和速度,從而加劇風口前激烈的熱流交換。如果渣鐵難以及時穿透死料柱到達爐膛,風口前的高速氣流會帶動堆積的渣鐵接觸沖刷風口套, 這將導致風口套的快速磨損和熔化。噴煤富氧的穩定使用,可以避免富氧過多造成風口前氧系數過大(大于1.15),對保護風口套有積極意義。
4、渣鐵排出。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我單位各高爐的出鋼準點率遠低于正常值。高爐內的渣鐵不能及時排出爐外,導致爐內渣鐵堆積空間減少,從而導致爐料透氣性偏緊。但隨著渣鐵排放不均勻、不及時,出鋼前后爐內進料量容易發生變化,導致軟熔帶波動、渣皮脫落、風口區冷卻設備上的渣皮脫落造成的熱負荷波動,以及機械沖刷燒風口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