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播種后的馬鈴薯田。
經過兩天的忙碌,膠州市洋河鎮朱集村金色莊園家庭農場70畝土豆播種完畢。"效率這么高,多虧了我改裝的馬鈴薯播種機."3月6日,66歲的農民杜說。

播種正在進行。
據了解,一般的馬鈴薯播種機集開溝、施肥、播種、覆土于一體,即可以一次完成四道工序。杜改進型馬鈴薯播種機,集起壟、開溝、播種、施肥、地膜覆蓋、鋪設滴灌帶、覆土于一體,一次完成。播種后不僅施肥均勻,而且覆膜緊密,解決了土壓遮光的弊端,節省了人力物力,減少了人員集中操作造成交叉感染的機會。
66歲的杜是一位與土地打交道超過40年的“大師”。2008年,他牽頭成立了青島蔬菜專業合作社,開始承包土地,嘗試保護性耕作。2013年,他聯合8個村的100多戶農民成立了青島高產農機合作社,整合了50多臺大型拖拉機、20多臺聯合收割機、100多臺小型收割機,大大提高了農業機械化裝備作業水平。同時,他潛心研究,不斷改進種植技術。2019年,即使受天氣影響很大,他家農場的小麥和玉米產量也分別達到了660斤和750斤。
農村群眾記者魏通訊員呂蓓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