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中藥材中二氧化硫檢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中藥材二氧化硫蒸餾儀。
背景技術:
二氧化硫具有護色、防腐、漂白和抗氧化的作用。熏蒸用于中藥材的加工,使外觀光亮,也用作貯運中的防腐劑和保鮮劑。但過度熏蒸不僅會改變中藥材的化學成分,影響有效成分的含量,降低中藥材的質量,還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因此,快速、準確地測定中藥材中二氧化硫的含量,控制其殘留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現有的二氧化硫殘留量測量裝置存在以下問題:1 .通過使用玻璃轉子流量計手動調節氮氣的流速, 并且由于不穩定的氮氣壓力,很難調節流速。2.冷凝水循環管道、氮氣管道混亂不堪,有礙觀瞻;3.冷凝管由軸和軸套組合固定。冷凝管向上滑動時,軸與軸套之間存在滑動摩擦,容易卡死,操作困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中藥材二氧化硫蒸餾儀,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中藥材二氧化硫蒸餾裝置,包括底盤、加熱裝置、冷凝裝置、氮氣流量自動控制裝置、接收裝置、磁力攪拌裝置和顯示裝置,加熱裝置設有四個獨立工作的加熱單元,每個加熱單元包括陶瓷加熱器、溫度傳感器、二口燒瓶、控制開關和控制電路;溫度傳感器穿過陶瓷加熱器底部的圓孔,位于雙頸燒瓶底部,用于直接測量燒瓶中試劑的溫度。底盤上設有與四個加熱單元相對應的四個控制開關,當與陶瓷加熱器相對應的控制開關打開時, 相應的陶瓷加熱器開始加熱;通過液晶屏設置陶瓷加熱器的溫度、時間和氮氣流量,并顯示當前狀態。
優選地,冷凝裝置的冷凝裝置采用壓縮機制冷自動循環系統,包括水箱、制冷機和冷凝管,水箱和制冷機均安裝在底盤的一側,水箱位于制冷機的上方,水箱內設有水泵,水泵通過管道與冷凝管上的進水口相連, 冷凝管的出水口與制冷機連接,制冷機冷卻后與水箱連接,冷凝管上還設有蒸汽入口和取樣口。 每兩個相鄰的冷凝管串聯成一組,冷凝管由通用夾具固定,旋轉通用夾具的長臂與通用夾具成直角, 從而將通用夾具的長臂固定在下底盤上的固定孔中。
優選地,該氮氣流量自動控制裝置包括玻璃彎管、分液漏斗、毛細管、流量傳感器、流量調節閥、DC電機和壓力閥,其中,分液漏斗包括氮氣入口、閥門、刻度管和充液口;氮氣進口通過閥門與刻度管連通;刻度管上設有充液口;玻璃彎管的一端與分液漏斗密封連接,另一端與雙口燒瓶密封連接;玻璃彎頭延伸至雙口燒瓶的內底。氮氣通過管路經氮氣源、壓力閥、流量調節閥、流量傳感器、毛細管、氮氣入口和玻璃彎管與雙頸瓶密封連通,氮氣源位于箱體的一側。
優選地,接收裝置包括位于底盤上的錐形瓶,錐形瓶通過管道與冷凝管的取樣口密封連接,錐形瓶上方設有滴定管,滴定管通過蝶形夾固定在底盤的前側。
優選地,所述磁力攪拌裝置包括磁力攪拌器和攪拌器,所述磁力攪拌器固定在靠近錐形瓶底部的箱體內,所述攪拌器放置在錐形瓶內,能夠在磁力攪拌器的作用下攪拌錐形瓶內的液體。
優選地,顯示裝置包括液晶顯示屏和控制電路,液晶顯示屏通過導線與控制電路連接,液晶顯示屏用于顯示加熱溫度、加熱時間和當前氮氣流量,并設置加熱溫度、加熱時間和氮氣流量。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設計合理;氮氣流過毛細管時,一部分靜壓轉變為動壓,流量急劇增加,氣體分子與管壁上的分子發生碰撞,摩擦阻力增大,靜壓下降,氮氣可以減壓,調節流量。同時,該毛細管具有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無運動部件、不易失效的優點。氮氣流量自動控制裝置利用流量傳感器檢測流量調節閥輸出端的氮氣壓力,并反饋當前壓力值。與設定值比較后,通過電路控制DC電機的正反轉, 和閥座之間的環形流通面積來調節流量,從而獲得穩定的氮氣流量。全程自動控制,響應快,精度高。冷凝管進水管、出水管、進氣管等管道均隱藏在柜內,保證了管道的清潔,且柜內設有水路和氣路的接口,管道整潔美觀;冷凝管由通用夾具固定,冷凝管由通用夾具的長臂支撐在底盤上,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附圖簡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左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后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冷凝管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分液漏斗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中氮氣流量控制的示意圖。
圖中:1。雙頸燒瓶,2。冷凝管,3。通用夾具,4。底盤,5。分離漏斗,6。玻璃彎頭,7。電源開關,8。液晶顯示屏,9。滴定管,10。蝶形夾,11。錐形瓶,12??刂崎_關,13。陶瓷加熱器。21.氮氣入口,22。出水口,23。取樣口,24。蒸汽入口,25。進水口,26。壓力閥,27。毛細管,28。流量調節閥,29。流量傳感器,30??刂齐娐?,31。DC汽車。
詳細描述
本實用新型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詳細闡述。
如圖1-6所示,中藥材二氧化硫蒸餾裝置包括箱體4、加熱裝置、冷凝裝置、氮氣流量自動控制裝置、接收裝置、磁力攪拌裝置和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加熱裝置有四個獨立工作的加熱單元,每個加熱單元包括陶瓷加熱器13、溫度傳感器14、雙頸瓶1、控制開關12和控制電路30。陶瓷加熱器13固定在機殼4的凹槽中,雙口燒瓶1安裝在陶瓷加熱器13中。溫度傳感器14穿過陶瓷加熱器13底部的圓孔,并位于雙口燒瓶1的底部,用于直接測量燒瓶中試劑的溫度。機柜4設置有分別對應于四個加熱單元的四個控制開關12, 機柜4上還設有電源開關7和顯示裝置。顯示裝置包括液晶顯示屏8和控制電路30,液晶顯示屏8通過導線與控制電路30連接,液晶顯示屏8用于顯示加熱溫度、加熱時間和當前氮氣流量,并設置加熱溫度、加熱時間和氮氣流量。當對應于陶瓷加熱器13的控制開關12打開時,對應的陶瓷加熱器開始加熱;通過LCD屏幕8設置陶瓷加熱器的溫度、時間和氮氣流速,并顯示當前狀態。當蒸餾實驗達到設定時間時,陶瓷電加熱器自動停止加熱。
在本實施例中,冷凝裝置的冷凝裝置采用壓縮機制冷自動循環系統,包括水箱16、制冷器17和冷凝管2,水箱16和制冷器17均安裝在箱體4的內側,水箱16位于制冷器17的上方,水泵安裝在水箱16內, 其通過管道與冷凝管2上的進水口25連接,冷凝管2的出水口22與制冷機17連接。 制冷機17在冷卻后連接到水箱16,冷凝管2還設有蒸汽入口24和取樣入口23。每兩個相鄰的冷凝管2串聯連接成一組。冷凝管2由通用夾具3固定,旋轉通用夾具3的長臂與通用夾具3成直角, 從而通用夾具3的長臂固定在下殼體4上的固定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