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國兩會即將召開。這個爭議了20多年的話題,近幾年能解決嗎?
"
一次性高值醫用耗材可以重復使用嗎?
2月23日,據紅星新聞報道,全國人大代表梁在接受采訪時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超聲刀骨刀頭6000元,我們有骨科。我去年做了600次手術,也就是600個刀片,一共360萬。此外,普外科等科室也會使用這類高值耗材。那么,全國有多少這樣的醫院和科室呢?”
早在2018年和2019年,梁就提出一些一次性醫用耗材可以重復使用。建議和提議。梁對記者說:這項提案于去年1月獲得通過。
“我們骨科去年做了600臺手術?!痹诠强撇》康囊婚g辦公室里,梁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在長期的臨床工作中,他經常注意到一個6000元的超聲刀的刀頭只能用一次,給很多患者造成了經濟負擔,也浪費了醫用耗材。
“現在醫院感染控制技術已經很成熟了。超聲波骨刀的刀頭是金屬的,可以反復消毒。但因為要求是一次性的,所以即使在手術臺上只用一秒鐘,用完也必須扔掉。一個手術的費用不是6000元,但是一個超聲波骨刀的刀頭是6000元,非常浪費?!绷赫f,“這種材料很多,大部分都可以反復消毒?!?
因此,梁一見鐘情連續三年向三個主管部門提出部分一次性醫用耗材可以重復使用。一開始是衛生部門,后來是醫保部門,藥監部門。然而,它們都不能完全解決問題。在2018年和2019年的全國兩會上,他也對可重復使用的一次性醫用耗材提出了一些建議和提案。
"對于三個部門,我一年寫一次提案,去年一月份通過了。。國家有關部門決定可以部分使用一次?!苯o梁介紹道。
國家衛健委已經表態了。
事實上,除了超聲骨刀頭等一次性高值耗材外,眼科中一些非植入式高價值手術器械也是爭議的焦點。
2021年2月,針對代表提出的將部分非植入性高值眼科手術器械調整為一次性器械目錄的建議,國家衛健委也明確回復:在實踐中,一些醫用耗材可以重復使用。
但醫用耗材是否屬于一次性,是在注冊、審批或備案過程中決定的。因此,國家衛健委表示,將積極配合國家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調整一次性醫療器械目錄,平衡重復使用一次性醫療器械的安全性和經濟性,減少資源浪費。
接下來,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將在幾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建議藥品監督管理局在醫療器械上市審批時,要求或鼓勵企業研發生產可重復使用的醫用耗材。如果不能重復使用,應盡量選擇相應的替代產品或材料,避免設置不合理的技術壁壘。二是加強與藥監部門的研究論證,對診療過程中可重復使用且能保證安全有效、未納入一次性醫療器械目錄的,支持臨床規范重復使用。
一次性醫療器械的再利用?
還不如鼓勵國內研發!
可以看出,國家衛健委對于這個問題的態度是積極的,但是現階段對于一次性高值醫用耗材的再利用,瓶頸還是很多的,不是國家衛健委一句“鼓勵”就能解決的。
首先是安全問題。我國醫院感染控制技術尚不完善,一次性醫療器械難以重復使用,既保證了清洗質量,又決定了風險較大的關鍵性能,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目前國內醫院仍有不少因一次性醫用耗材重復使用導致交叉感染,最終導致醫療事故的案例。也是因為我國醫院的消毒管理制度還很不完善。因此也是一次性非植入性高值醫用耗材重復使用的重要限制原因。
此外,這是一個成本效益問題。如國家衛健委的回復所述,醫用耗材是否屬于一次性使用,是在注冊、審批或備案過程中決定的,也就是說,是由醫療器械企業決定的。
眾所周知,一次性醫療器械的審批比可重復使用的醫療器械要簡單得多。不僅產品上市速度更快,成本回收也更快,尤其是一些研發時間長、資金投入大的高值醫用耗材,一次性+高價無疑是廠家追求利益的解決方案。
所以很明顯,企業很難積極開發可重復使用的高值醫用耗材,除非國家出資研發并給予大量獎勵!
另外,針對這個問題,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血管外科中心副主任沈晨陽曾表示:經濟問題還是用經濟方法解決。不如鼓勵國內儀器廠商開發成本更低的產品,解決價格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