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氣候變化,能源短缺...日益惡化的自然環境使人們開始思考如何節能減排,實現可持續發展。荷蘭一家養豬場找到了一種將豬糞轉化為電力的新方法,這種方法不僅足以維持養豬場的運營,還可以將多余的電力接入電網。
變廢為寶
這個養豬場位于Staercke的Searle。養豬場獨立運營沼氣廠,將豬糞轉化為電能,獨立發電。
養豬場的經理約翰·哈里沃茨(John Harivotz)說,養豬場共有2700頭豬,工作人員將這些豬的排泄物送到沼氣廠的一些容量為4000立方米的厭氧發酵罐中。厭氧發酵是在厭氧條件下,通過微生物代謝使廢物穩定化,并伴有甲烷和CO2的產生。豬糞與劣質谷物、胡蘿卜汁等有機廢棄物在罐內混合后,通過細菌分解產生沼氣。沼氣然后被吸入發電機發電。
約翰·哈里沃茨(John Harivotz)表示,這種方法每年可以產生5000兆瓦的電力,足以為1500戶家庭供電一年。這些電力對養豬場來說綽綽有余,因此他們將取之不盡的電力接入國家電網。因此,政府向養豬場支付了每兆瓦238美元的綠色能源補貼。
他說,發電補貼將鼓勵更多的養豬場采用這種模式,它將很快得到推廣。目前,荷蘭約有50家養豬場經營沼氣廠,這種方法已經推廣到世界各地的養豬場。
減排與環境保護
沼氣是一種溫室氣體,是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之一。養豬場使用厭氧發酵罐沼氣發電,大大減少了沼氣的排放,為養豬場帶來了商機。
約翰·哈里沃茨(John Harivotz)表示,5個使用厭氧發酵罐發電的養豬場每年減少甲烷排放4萬噸碳排放,這是相當可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