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
首頁 > 歡迎光臨
丁明杰15206633515? 在工件的鑄造、焊接、切削、鍛造、機械加工、熱處理、校直等制造過程中工件的內部會產生殘余應力,而殘余應力的存在必然會導致一些不良后果的出現。如:降低工件的實際承載能力而產生裂紋;易發生變形而影響工件的尺寸精度;降低工件的疲勞壽命等。應力消除的工藝有:自然時效、熱時效、振動時效、靜態過載時效、爆炸時效、循環加載時效等,雖然都有優缺點,但都在一定程度上達到消除和均化殘余應力的目的。
?? 振動時效源自于敲擊時效,在焊接過程中,施焊一段時間后立即用小錘對焊縫及周邊進行敲擊以防止裂紋產生,其原因就是隨時將焊接應力消除一些,以免最終產生較大的應力集中。但是敲擊法能量小、頻率低,從根本上起不到消除應力的良好效果。后來發現使工件產生共振時,可給工件輸入的振動能力,從而于1915年在美國產生世界上第一臺關于振動消除殘余應力的專利。直到五十年代后期,電動機制造水平的提高,輕巧的振動時效設備陸續在美國、德國、英國、法國、蘇聯等國家出現,并不斷地被應用到機械制造業中,大量的實際應用證明這種方法比熱時效更能提高工件的尺寸穩定性。 自然時效是通過將工件暴露于... [詳細介紹] 暫無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