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2日,歐盟正式執行RoHS2.0指令,所有進入歐盟的商品中的10種受控物質必須符合Rohs2.0要求。
Rohs2.0是在原RoHS1.0的六種物質(鉛、鎘、汞、六價鉻、多溴聯苯和多溴聯苯醚)的基礎上,增加了四種鄰苯二甲酸酯,所以RoHS2.0有10種受控物質。
RoHS 2.0(歐盟指令2015/863)新增了四種限用物質——鄰苯二甲酸酯和四種鄰苯二甲酸酯,主要用作絕緣增塑劑。并且被列入了SVHC(高度關注物質)的RoHS清單。因此,RoHS 2.0增加了以下四個新的限制物質列表:
鎘(0.01%)
鉛(0.1%)
汞(0.1%)
六價鉻(0.1%)
多溴聯苯(PBB) (0.1%)
多溴聯苯醚(PBDE) (0.1%)鄰苯二2 (2-乙基己基)酯(DEHP) (0.1%%)
鄰二丁基芐基酯(BBP) (0.1%)
DBP)(0.1%%)
DIBP)(0.1%)
延期豁免:值得注意的是,醫療器械延期期限為兩年,符合RoHS 2.0標準:“2021年7月22日起,DEHP、BBP、DBP和DIBP的限制將適用于醫療器械,包括體外醫療器械。以及監測和控制儀器,包括工業監測和控制儀器。
RoHS1.0指令于2006年7月1日生效。
RoHS2.0指令于2019年7月22日生效。
歐盟提議在2022年底前將中鏈氯化石蠟和四溴雙酚a加入RoHS控制,但目前這一提議尚未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