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這是海泰閣推出的“長征”系列報道的第四期。
長征路上,紅軍官兵披荊斬棘,攻堅克難。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跡,形成了偉大的長征精神。
每一次犧牲都是不朽的。長征的道路是犧牲鋪就的,中國革命的勝利也是犧牲鋪就的。長征路上倒下的官兵,是共和國大廈的基座,是民族精神的脊梁。
今天,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讓我們一起紀念長征,重溫長征,從長征的歷史中汲取精神營養,走好我們新的長征路。
|長征專題|
充滿豪情的英雄史詩
毛澤東:長征是宣言書,是宣傳隊,是播種機。
長征是一個宣言。它向全世界宣告:紅軍是英雄,而帝國主義者及其走狗,如蔣介石,則完全無用。長征宣告了帝國主義和蔣介石的破產。
長征是一支宣傳隊伍。它向十一個省約兩億人民宣布,只有紅軍的道路才是解放他們的道路。沒有這個,廣大人民群眾怎么會這么快就知道世界上有紅軍這樣偉大的真理呢?
長征是播種機。它在十一個省傳播了許多種子,這些種子會發芽、長葉、開花、結果,將來會被收獲。
周恩來:長征的勝利是由于毛主席的正確領導。
從湘桂黔交界處開始,毛主席、賈祥、羅敷批判軍事路線,一路開會討論。從嶗山到黎平,黎平的辯論特別振奮人心。
此時李德主張折進黔東。這也是很不對的,而且是要被蔣介石抓住的。毛主席主張在川黔邊界建立川黔根據地。我決定聽從毛主席的建議,按二方面軍原來的路線向北渡烏江。
李德對爭論的失敗大為光火。從那以后,我和李德的關系漸漸疏遠了。我開始了解一些軍事錯誤。軍事指揮也和以前不一樣了,接受毛主席的建議,指明部隊行動的大方向,以便部隊機動。
斯諾:軍事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堪比成吉思汗西征和東歸圖爾庫部。
斯諾的《紅星照耀中國》使紅軍和長征在西方世界廣為人知。
他在文章中寫道:“幾乎每天都有一場遭遇戰,總共368天在路上,235天白天行軍,18天夜間行軍。剩下的100天——很多是偶遇——有56天在川西北?!?/p>
“所以,總長5000英里的路只休息了44天,平均每114英里休息一次。平均下來,行軍71個阿利日,也就是將近24英里,可以說幾乎是奇跡?!?/p>
斯諾稱贊紅軍長征是軍事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堪比成吉思汗西征和東歸圖爾古特。與紅軍長征相比,漢尼拔翻越阿爾卑斯山的壯舉就像是“假日遠足”,不值一提。
嚴旭:長征一直是教育和激勵人們奮勇前進的生動教材。
“紅軍不怕遠征難,錢山只有閑……”這句大多數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名句,一直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奮力前行。
80年來,英雄史詩《長征》一直是教育和激勵人們奮力前進的生動教材。80年后的今天,是那么遙遠,但我們依然可以通過回顧長征,跨越時空與前輩交流,永遠傳承偉大的長征精神。
戴旭:長征不僅僅是一次軍事和政治上的勝利,而且重塑了中華民族的精神。
用今天的眼光來看,長征不僅僅是一次軍事政治上的勝利,更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重塑。中國共產黨在長征中完成了對他信仰的淬煉,之后,他勢不可擋。
紅軍官兵在長征中通過了最嚴格的現代軍事考試,為后來戰勝各種敵人奠定了政治和軍事基礎。
紀實文學《長征》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少有的不畏艱難險阻的遠征。
王樹增在他的《長征》一書中寫道,長征跨越了中國的15個省,它所經過的地理區域的總和比許多歐洲國家還要大。長征翻越了二十多座大山,其中五座在世界屋脊上,終年積雪。
長征穿越了30多條河流,包括世界上最湍急、最陡峭的峽谷。長征經過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廣闊濕地,那片人跡罕至的濕地面積幾乎等于法國的國土面積。更重要的是,在總里程兩萬五千多里的長征途中,中國工農紅軍始終被幾十倍于自己的敵人追擊。
苦難的榮耀
長征精神包含著
中華民族的優秀基因
金一南在《苦難輝煌》中指出,長征是人類現代戰爭史上由凡人書寫的英雄史詩,長征精神蘊含著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金銀。當代青年應該繼承和發揚這種精神,強化這種基因。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少有的遠征,艱難,無畏犧牲,傳播理想。里面包含了很多可以灌溉年輕人心靈的真實故事。
“當代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