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縣農村實用故事展播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為進一步推進農村人才振興,結合全縣“抓黨建、促脫貧、保小康”活動和5月人才工作宣傳月的要求,縣人才辦將在全縣范圍內開展農村實用人才摸底調查,建立農村實用人才數據庫,展示和播放我縣優秀實用人才,宣傳農村實用人才先進事跡,在全縣營造尊重和愛護人才的良好氛圍。
農民發明家
徐秀峰
目前,我縣五堡鎮新胡莊村人徐秀峰正在“倒騰機器”,忙得不亦樂乎。目前他正在做一款田間管理車。走進徐秀峰的小“作坊”,他發明了各種新式農業機械,有機床、鉆床、空氣錘、磨床、切割焊接工具等。48歲的他雖然只有初中學歷,但喜歡努力學習。他被稱為“該領域的發明家”。
農民發明家徐秀峰說:“我從小就經常幫父母下地干活,看到他們父母常年在地里辛苦勞作,特別心疼。因此,常在信認為,他應該可以發明一些機器,以便在耕作中省時省力。"
和五堡鎮其他農民一樣,徐秀峰家主要種植葡萄、蘋果和玉米。但由于當地耕地少,不適合大規模機械化耕作,農活完全靠人力,費時費力。徐秀峰決心發明適合當地耕作的小型機器,解放人力。于是乎,他喜歡琢磨,喜歡努力學習,對機械總是修改修改。普通手扶拖拉機可以改造成多功能微耕機。一臺發動機,幾根鋼管,幾塊鐵板,和一些零碎的小零件,通過切割和焊接,可以變成一個架鋤,一個耙磨機,一個埋藤開溝機...也就是在那時,徐秀峰正式走上了發明創新的道路。沉浸其中十幾年,充實而快樂。
徐秀峰的妻子馬秀燕告訴記者:“徐秀峰喜歡玩這些,整天切割焊接。一開始我還以為他新鮮了一陣子。沒想到一去就是十幾年,而且這種勢頭越來越強?!泵恳慌_新機研發出來后,徐秀峰都要在自己的領域里反復嘗試,直到自己滿意為止。新機具投入使用后,他經常深入田間地頭,親自指導農民田間作業,廣泛聽取農民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改進新機具。2007年春天,他的第一臺小型播種機制造成功。隨后幾年,徐秀峰發明了各種小型農業機械和工具,如地膜覆蓋機、微耕機、架鋤、犁耙磨、葡萄埋藤開溝機等。這些機器和設備結構簡單,經濟實用, 受到農民的青睞。
有志者事竟成。2008年,徐秀峰成立了丁奉農業科學技術研究所,并于2010年12月注冊成立了涿鹿丁奉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專門從事農業新實用技術和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他發明的產品不僅暢銷涿鹿及周邊縣市,還吸引了四川、黑龍江、吉林、湖北等地的農民購買。徐秀峰也成了遠近聞名的“名人”,村里人都稱他“無所不能”。
回顧探索研發的艱辛,徐秀峰充滿了深情。先后獲得“張家口市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2014年涿鹿縣創業之星”等榮譽稱號,入選37名/草根創業者/訪談;2017年2月,被縣CPPCC聘為第十四屆委員會委員;2018年,公司成功申請了“丁女仆”、“丁一”兩個商標和產品“多功能農用動力推車”專利。2019年,公司先后被推薦為“河北省質量、信用、誠信AAA級推薦單位”、“河北省AAA級優秀信用單位”。
沒有驚人的壯舉,也沒有耀眼的光環。懷著為農業服務的熱情,徐秀峰和不忘初心,在農機發明創造的道路上執著前行。徐秀峰說,作為一個不折不扣的農民,他深知農民體力勞動的艱辛,他要把發明的農業機械全部大量生產出來,推廣服務到全縣乃至全國,讓農民從繁重的勞動中解脫出來,提高勞動效率,過上幸福的生活!
原始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