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磨豆腐將傳統生產工藝與綠色、健康、長壽的現代生活理念相結合。其生產方式將傳統石磨與現代電力技術相結合,利用電能推動原有的石磨。生產用水過濾軟化后,大豆經過石磨研磨、渣漿分離、點鹵、高壓壓榨等工序。它的健康理念正在被生活節奏快的人們所接受。
首先,對生豆進行處理,去除雜質,浸泡大豆。
二、泡黃豆時,加水5公斤黃豆,15公斤水。浸泡時間隨溫度變化:溫度低于15℃時,浸泡6-7小時;20℃左右浸泡5.5小時;在25℃-30℃下浸泡5小時。浸泡時間過長會增加淀粉和蛋白質的損失;但如果浸泡時間過短,不利于制漿,導致出漿量少,影響產量。
三、磨漿過濾為了多漿、少渣,提高產量,采用了石磨磨漿的方法,石磨的磨齒運轉均勻,可以使外界空氣與磨好的豆漿顆粒接觸良好。在一定的化學作用下,大豆可以充分釋放蛋白質,使豆漿均勻、細膩、美味。金河石磨生產的石磨豆腐磨漿機。磨的時候邊磨邊加水,加豆加水均勻,這樣可以磨得很細,很快成漿。過濾漿液需要精細過濾和清潔過濾。將路上磨好的豆漿過濾后,在冷水中加入兩次豆渣,過濾。磨完后用冷水洗磨,再用豆漿過濾洗磨水。上述步驟如浸泡、研磨, 過濾和洗磨要控制好用水量和漿渣產量。
第四,點漿糊。這是保證豆腐質量和產量的重要一環。觸痛、凝固不良、掉漿;點老了,產量低,豆腐澀。煮開后將煮好的漿倒入缸內加蓋8-10分鐘,待漿溫降至80-90℃時再點漿。將100-150克熟石膏粉或鹵水放入3.5-4公斤洗磨水中攪拌均勻后再點漿,10分鐘后點漿。點漿時鹽水要緩慢均勻加入,豆漿要勤攪輕攪,不允許隨意攪拌。出現芝麻大小的顆粒,就要停止點單和攪拌。然后蓋上蓋子,靜置30-40分鐘,待溫度降至70℃左右,將豆腐包裹起來。在加壓包裝前,用20-30℃的溫水清洗包裝布。包裝后, 要裹緊,木蓋用35-40斤壓2小時左右。
5.拆開包裝后,切成方塊,灑上冷水使豆腐冷卻,然后放入工具箱中,用冷水浸泡。冷水要超過豆腐面,與空氣隔絕。浸泡時間取決于所需的硬度。
石磨豆腐是由機械帶動石墨精心碾壓而成,不像純機械制作的豆腐,由于長時間高溫,豆腐中的蛋白質大量流失。此外,石磨豆腐外觀呈完整的塊狀,軟硬適中,質地細膩,無雜質,香味特別,口感細膩。顏色為白色略黃,有彈性。石磨豆腐含有蛋白質,可以降低血壓、血脂和膽固醇。
百麥石磨技術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石磨豆腐的傳統健康生產模式,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產量,這與最近市場上出現的,添加了大量添加劑來降低成本的合成豆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