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的耕地面積和農業人口在全國處于中游,但近10年來,吉林省在全國農機市場占據了重要份額。
近年來,在農機市場低迷的情況下,2017年和2018年,吉林省拖拉機總銷量位居全國第二,2018年拖拉機總銷量達到2.6萬多輛,其中29.4 ~ 36.8 kW (40 ~ 50馬力)和44.1 ~ 58.8 kW (60 ~ 80馬力)拖拉機銷量位居全國第一。
作為中國重要的區域性農機展之一,2019年第十四屆吉林省現代農業機械裝備展覽會于3月19日至21日在長春舉行。筆者和幾位農機合作社的社長一起參觀了這次展會,從這次展會的角度感受了吉林省農機市場的需求變化。
拖拉機質量提高了,但信心還在。近年來,拖拉機市場普遍下滑,競爭激烈。各大拖拉機企業對農機市場非常重視,對未來市場發展充滿信心。本次展會上,約翰迪爾、雷沃重工、艾可、凱斯紐荷蘭、中聯重工、常州東風、山東時風、科樂壽、沃德等多個品牌的拖拉機企業均有參展。
展出的拖拉機以29.4 ~ 73.5千瓦(40 ~ 100馬力)為主,不少企業展出了147千瓦(200馬力)以上的拖拉機。2018年,該動力板塊拖拉機在吉林省銷售超過1100臺,位居全國第三。與往年相比,此次參展的拖拉機產品在外觀設計、色彩搭配以及整體質量和性能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吉林省作為全國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省,2019年率先出臺《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業機械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明確確立農業機械化兩個時限目標。與此同時,連續幾年實施的新型農業服務組織農機裝備項目建設持續推進,并向村級擴展。這一系列政策措施將有助于促進農機市場的發展,形成拖拉機市場需求的新增長點。
免耕播種機上市,良莠不齊。本次展會上,新產品最多的是2排和4排牽引式重型免耕播種機。2018年,吉林省乃至東北市場都出現了免耕播種機的短缺。
許多企業,包括新進入者和前幾年停產的企業,在2019年積極加入免耕播種機的生產行列。一度出現美國指針式計量裝置無法供貨的現象。甚至有的企業為了趕進度,從美國空運采購零部件,可見免耕播種機市場正在蓬勃發展。
根據東北地區春旱嚴重的氣象預報,很多企業在雙行免耕播種機上配備了抗旱裝置,如吉林康達、北京德邦的滴灌帶鋪設裝置,四平農豐的施藥設備等,受到了用戶的歡迎。
企業能根據市場需求迅速跟進,推出新產品或改進產品,是難能可貴的。但需要提醒的是,短期跨領域進入新業務,尤其是免耕播種機這種農農藝結合性很強的產品,如果沒有熟悉農學的R&D人員,沒有產品的田間試驗,沒有技術過硬的售后服務團隊,會帶來嚴重后果。一旦生產達到一定規模,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就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
對于免耕播種機新進入者,建議企業嚴把產品質量關,集中區域銷售示范,提前指導培訓調整,全程跟蹤服務,贏得長期可持續的市場。
水稻機械市場大幅下跌,形勢嚴峻。吉林省是水稻生產技術水平相對較高的地區,一直是水稻機械銷量較大的省份,包括手扶插秧機、高速插秧機、水稻收割機等。然而,2019年市場急劇下滑。
本次展會,參展的水稻機械生產企業明顯減少,普遍反映市場銷售異常艱難。比如插秧機,2019年的市場與2018年相比,甚至出現了斷崖式的下跌,大大超出了市場預期。
據了解,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三:一是大米價格,包括經濟價值較高的稻香和長粒大米的市場收購價大幅下跌;二是農民家里還有相當數量的大米要賣,對未來的大米市場缺乏信心,沒有更多的資金購買農機;三是水稻機械數量已呈現結構性飽和,大部分產品尚未進入更新淘汰期。雖然育苗設備缺口很大,但需求并不迫切。
自走式植保機械增多,集群出現。在本次展會上,自走式植保機械的數量大幅增加,雷沃重工、中聯重科、久保田等大企業都展出了此類產品。最大的亮點是吉林省企業參展的自走式植保機械數量成為全省第二大產品,產業集群規模初顯。
近年來,在吉林省公主嶺市農村,涌現出以華為代表的一批植保機械企業,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產業集群,在行業內的影響力不斷提升。
這些企業根據玉米生長后期的植保需要,將小四輪拖拉機提升為植保機械,走上了自走式植保機械研發之路。以市場為導向,他們最終研發出自走式植保機械,部分產品或技術還獲得了國家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10多個型號進入國家農機補貼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