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幾十年前的農機水平,你會發現中國農機工業的飛速發展。這些都離不開中國農機企業創新求實的努力和奮斗。我國農機科技創新已進入以自主創新為核心的協同創新階段。國內產品不僅在中國市場越來越受歡迎,在國際市場上也更具競爭力,國外客戶的認可度越來越高,國際地位日益提高。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2020年中國農機產品進出口貿易順差將達到70.96億美元。
中國農機工業正在優質高效發展,走向農機強國之路!
從我國播種機行業的發展來看,與起步階段相比,我國播種機的R&D、制造和生產水平提高了幾個層次。那么,現階段中國的播種機是什么水平?跟農機360網一起來看看吧。
德邦大偉是免耕播種機的專業制造商,擁有德邦大偉研究所和播種機研究中心。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播種機的創新研發。幾年來,正是因為專項的研究和專注,德邦大偉的免耕機產品成為國內技術領先的產品,媲美國際先進產品,出口多個國家。
德邦大衛(佳木斯)農業機械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楊林
很榮幸采訪到德邦大偉(佳木斯)農業機械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楊林,通過德邦大偉2022年的誠意之作讓我們了解目前中國播種機的水平:德邦大偉的E系列和C系列免耕機。
楊公著重介紹了兩個系列的產品。
高性價比高端免耕機械:E系列重型免耕機械該系列免耕機包括E1205、E 1405、E 1505,定義為實用機型。
德邦大衛E1205
“E系列研發的初衷是為用戶提供一款配置頂級、品質頂級、價格低廉的高端產品!”楊公表示,“我們產品的升級也是針對用戶的實際需求和痛點。技術升級,質量同步保證,價格卻沒有增加。這也是這個系列產品被定義為實用機型的原因?!?/p>
目前,免耕機用戶最頭疼的問題和難點是施肥機構功能不達標。由于部分生產企業只注重播種效果,忽視施肥,導致肥料箱體積小、易腐蝕、排肥器粘肥堵肥、施肥量不準確等問題突出。二是開溝部位對不同土壤的適應性差,導致掩埋效果差,施肥播種深度不達標。面對這樣的問題,楊公帶領他的團隊努力研究,不斷升級和突破產品,最終推出了這一系列產品。
產品為用戶解決了哪些問題?
加大肥箱,加寬排肥裝置,施肥輕松有保障。
采用不銹鋼拉絲大肥箱,不僅耐腐蝕,而且看起來高大上檔次;容積達到400升,一次可以施肥8袋左右,減少了加肥次數,省心省力。
采用加長螺旋橡膠軟槽輪排肥器和配套的插入式微肥調節裝置,施肥量更加準確均勻,同類型機器排肥量市場最大;且不易粘肥、堵肥,有利于保護傳動系統。
精心設計,特殊裝配,擴大適用范圍,高效率。
該產品可實現無缺口圓盤施肥開溝器和有缺口圓盤施肥開溝器的任意互換,大大增加了產品的適用范圍,既可用于粘性地面,也可用于硬質地面。同時,排種盤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耐磨性。壓實輪的寬度較窄,可隨意選擇,以適應粘性土壤。
模塊化可拆卸或配重,可靈活調節機器配重。它不僅適用于硬土,也適用于旋耕后的軟土。
最高品質:豪華輕型免耕播種機C系列德邦大衛C2400
“德邦只做高端品質,所以與市面上常見的免耕機相比,C系列免耕機堪稱豪華機型?!睏罟f,“因為這一系列車型使用的零部件和制造工藝與重型免檢車型是一個數量級的?!?/p>
楊公口的豪華免耕機有什么區別,有什么突出的地方?
創新施肥機制。采用耐用不腐蝕的肥料箱,可以達到280升的容積,比市場重要。同時增加了手動微肥調節裝置,使施肥更加精準,排肥更加均勻。加大直徑的雙盤開溝器通過性更好,更適用于粘土地。開溝機高度調節方便,施肥深度更安全。
采用鑄造播種單體,質量與重型機相當,保證播種精度;加固四連桿,雙套筒結構,不損壞四連桿,內外套筒更換快捷,降低用戶使用成本,保證單體穩定性。壓輪角度壓力的雙重調節實現了壓緊力和壓緊角度的調節,適應多種工況。配套監控器具有漏播報警、計數播種粒數、計算工作面積等功能,更加智能化。
一機多用,性價比會最大化。
“考慮到用戶的使用成本,擴展機器的功能,延伸應用領域,我們最大限度地發揮了產品的功能,開發了多種可選部件供用戶選擇;”楊公說:“如果你選擇指針式播種機,你可以播種玉米,如果你選擇刷式播種機,它將用于播種雜糧。如果選擇氣吸式排種器,就實現了氣吸的功能;目前德邦大偉的播種機可以配備7種不同類型的排種器,大大提高了機器的頻率和效率,降低了用戶的成本,實現了性價比的最大化!”
更換排種器會很麻煩嗎?面對用戶的擔憂,楊公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在R&D和設計之初,我們就考慮到了這個問題,并有效避免了這個問題?!睏罟f,“這種更換非常簡單方便,用戶可以自己動手?!?/p>
一個精益求精,只滿足普通人需求的播種機。
楊公告訴農機360.com,用戶的需求,工作的需要,最新農學技術的發展,農機技術的更新,都決定了德邦大威新品的呈現方式。
“作為德邦大偉的研發人員,我們要善于傾聽用戶的聲音,善于捕捉用戶話語背后的真實要求和需求,更重要的是要緊密結合農機和農學!德邦大威只生產老百姓需要的播種機!”楊公嚴肅地說道。
智能化、電動化、大數據共享是未來農機發展之路,也是中國成為農機強國的必由之路。這一切,都離不開楊公這樣冷靜、專業、專業、敬業的農機R&D工人,離不開德邦大偉這樣的R&D團隊,離不開德邦大偉這樣專業于技術、追求品質、關愛用戶的農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