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有很多有才華的人,甚至有些人是“牛人”。他們善于開動腦筋,發明有價值的工具,在給我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為自己創造了財富,成就了自己的事業。山西稷山縣南宋河村農民大哥邢春海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利用農村廢棄的自行車、電動車改裝各種農機,變廢為寶,發明創新,在家里開了一家農機加工廠。攝影石。
說起自己的發明,不善言辭的星哥只是簡單介紹了一下。他說,他18歲隨父親在河津縣綜合加工廠打工,學會了鈑金焊接技術。工廠倒閉后,他父子回到老家開了一個電焊修理部。近年來,他的父親年老多病。為了照顧父親,他關閉了修理部,在家一邊種地一邊照顧老人。然而,特別喜歡加工修理的興哥卻放不下自己的老手藝,在勞動生產中重新開始。
王集山區農村的傳統農耕模式已經延續了幾千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農民在保留小麥、玉米種植的同時,也開始發展中藥材種植。小型農業機械和工具不斷更新,特別是播種機,可以提高生產率,降低勞動強度。星哥根據播種植物的不同種類,專門研究發明播種機,利用廢棄的自行車和電動衣架,改造加工了幾個模型。
30多年的機械加工和修理經驗,星哥的小型播種機發明層出不窮,得到了當地農民的肯定和好評。機器簡單易操作,價格便宜,成了優勢。一度供不應求。為了擴大產能,他把在外打工的兒子兒媳叫了回來,家里開了個家庭作坊修理部。
他的兒子邢肖斌繼承了他父親的優點。他在加工和修理農業機械和工具方面很有天賦,他能在短時間內獨立完成。他也成為父親發明制造小型農業機械和工具的好幫手。圖為肖星向攝影師介紹播種機原理。
邢師傅說,簡易人力播種機主要是利用自行車的車架和車輪。以前農村常見的28式自行車,現在大多已經破爛不堪。稍微改一下,下面裝播種機就行了。為了變廢為寶,舊自行車的零件需要重新進行防腐防銹處理。
簡易播種機非常適合農民家庭使用,價格也相當便宜。300元的單腿鈸一個,400元的雙腿鈸一個。物美價廉,質量好,易操作,吸引了周邊縣市的農民購買。播種季節往往供不應求,甚至出現排隊預購的情況。圖為新絳縣一農民大哥在等著買播種機。
星哥很善良。他說他的產品是終身保修的。只要有質量問題,隨時可以維修。如果有技術問題,打個電話就能幫助解決。圖為興哥幫客戶裝車,還不忘提醒客戶記住自己的聯系電話,以便遇到問題時幫忙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