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類網線施工注意事項:
1.由于6類電纜外徑比5類電纜粗,為了避免電纜纏繞(特別是在彎頭處),在敷設管道時一定要注意管徑的填充程度。一般情況下,內徑為20mm的導管宜放兩根6類電纜;
2.嚴格遵守線槽施工規范,確保電纜彎曲半徑合適。上下左右繞過其他線槽時,轉彎坡度要平緩,一定要注意兩端電纜能否用蓋板蓋住而不損壞電纜。
3.放線時注意張力的控制。對于用卷筒包裝的電纜,應將卷筒套在自制的拉桿上,并從放線端的卷筒箱中預抽出一部分電纜,以便在管道的另一端抽出。不應有太多的預拉電線,以避免多根電線纏繞在場地周圍。
4.電纜牽引過程結束后,應整理并保護兩端留出的多余電纜。繞線時要按照原來的旋轉方向,線圈直徑不能太小。應使用線卡將其固定在線槽、天花板或紙箱上,并做好標記。
5.在整理、綁扎和放置電纜時,多余的電纜不能過長,電纜不能疊加受力。線圈應便于加固,固定的繩索不可過緊;
6.在整個施工期間,嚴格按照施工流程組織施工,各工種按照施工計劃和施工網絡計劃組織施工,并在其他后續工種開始前完成本工種的施工任務。
在滿足人們需求的同時,六類網線和五類在施工安裝上有什么區別?六類網線的性能要求只有在安裝規范標準的前提下才能實現。以下是安裝規范中應注意的一些因素:
1.張力:在電纜布線施工中,張力被限制在一定范圍內,一般在9 kg左右。張力過大會破壞電纜對的對稱性;
2.接頭:電纜接頭的運行距離不能超過2cm,運行時間過長會造成很大的近端串擾;
3.保護層:在接頭處,需要在電纜的外保護層壓在一起,不能外接。當電纜受到外力時,這個力會在電纜的金屬部分和連接器的主要部分;
4.多余的電纜:如果兩個端子之間有多余的電纜,要按照要求的長度剪下,不能卷起來;
5.線路布置:由于六根電纜的直徑超過了一般的5類導線,為了避免電纜纏繞(尤其是在彎頭處),在管道設計時必須注意填充直徑。一般情況下,在內徑為20mm的導管中放兩根6類導線是合適的;
這些看似是小問題,小細節,但高性能線纜對細節更敏感,這些錯誤做法對六類網線的安裝效果影響很大。
雖然六類非屏蔽雙絞線價格較高。六種屏蔽雙絞線是一種全新的布線系統。雖然性能優良,但是骨架的凹槽里卡了四對雙絞線,絕緣體是聚乙烯高分子材料。纜芯交叉隔離確保下一代性能和彎曲半徑光接線盒的合理結構。
六種網絡電纜的特征:
1.電纜張力:不要超過電纜制造商規定的電纜張力。張力過大,電纜中對絞距離會變形,嚴重影響電纜的噪聲抑制能力和電纜的結構回波損耗,從而改變電纜的阻抗,損害整體回波損耗性能。
2.電纜的彎曲半徑:避免電纜過度彎曲,因為這會改變電纜對的絞距。如果彎曲過度,線對可能會散開,導致阻抗不匹配和不可接受的回波損耗性能。此外,它將改變電纜中四對絞距之間的關系,這將導致噪聲抑制問題。一般情況下,電纜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已安裝電纜直徑的8倍。對于典型的六類電纜,彎曲半徑應大于50mm;
3.線對分散:在電纜終端點,電纜中每根線對的敷設距離應盡可能靠近數據中心。線對之間的扭絞距離由電纜制造商計算,改變電纜的扭絞距離會對電纜性能產生不利影響。雖然ISO和TIA超5類布線標準規定了線對色散的長度(13 mm),但對于6類布線沒有這樣的規定。目前的建議是遵循制造商提供的建議;
4.電纜壓縮:避免使電纜扎帶太緊并壓縮電纜。過緊的電纜會使電纜內部的絞線變形,影響其性能,一般會使回波損耗更加明顯不合格?;夭〒p耗的影響會累積,每個繃緊的電纜扎帶對都會增加總損耗。建議使用粘扣帶;
5.電纜打結:從卷軸上拉出電纜時,應注意電纜有時可能會打結。如果電纜打結,應視為損壞,應更換電纜。安裝壓力將使安裝人員拉直電纜結。但是,損壞已經發生,將在電纜測試期間檢測出來;
6.電纜重量:6類電纜的重量大約是5類電纜的兩倍。24根一米長的6類電纜重量接近1.0 kg,而同樣數量的5類或5類電纜重量只有0.6 kg。當使用吊線支撐電纜時,必須考慮電纜重量。建議每個懸索支撐點每束多支撐24根電纜;
7.成束電纜中的電纜數量:當任意數量的電纜以較長的平行長度捆扎在一起時,相同捻距的成束電纜中不同電纜的線對會發生容性耦合,這將導致串擾明顯增加。這就是所謂的“外來串擾”,消除外來串擾不良影響的最好辦法就是最大限度地減少平行電纜的長度;
8.電纜護套的剝離:在電纜端接點,端接后從護套暴露到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