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是棉農種植棉花的最好時機。與往年不同的是,成武今年農田里的棉花播種機多了很多,讓棉花種植按下了“快進鍵”。
高年偉是白浮圖鎮白浮圖村的棉花種植大戶。自從聽說縣里引進了機械化植棉技術,他就把承包的300畝地都種上了棉花?!拔辶鶄€人兩臺機器一天能干五六十畝地,省五六十個人,一畝地至少省100塊錢?!笨粗β档臋C器,高念偉給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
拖拉機向前拉著棉花播種機,留下整齊的棉花帶和精確的行距。與以前的人工種植相比,這不僅縮短了棉花播種的工期,而且大大節約了成本。
成武作為植棉大縣,植棉一直以人工種植為主,植棉機械化程度基本為零。為提高棉花種植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成武農業農村局近日引進機械化棉花種植技術,使棉花種植更加高效省力。
采訪中,成武農業農村局棉花技術站站長王光春告訴記者:“近年來,受市場價格和其他高效作物的影響,我縣棉花種植面積大幅減少。為穩定棉花生產供應,擴大全縣棉花種植面積,今年春節后,我們引入機械化作業模式,減少棉花種植勞動力投入,幫助棉農省錢增效,提高農民種植積極性。機械整地、機械深施、機械播種,隨著棉花機械化種植技術的推廣,也給棉農帶來了更多的便利。"
菏澤市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董天宇說,近年來,受勞動力多、勞動強度大、植棉效益低等因素影響,我市棉花種植面積不斷下降。預計2020年棉花面積保持在90萬畝左右。為此,市經濟作物站通過加強優質棉基地建設,加快培育新型棉花生產經營主體;普及簡化栽培技術、穩定棉花生產等措施,不斷加大棉花生產新技術的推廣力度。2019年,在巨野縣、成武開展了小麥、大蒜后短季棉直播試驗示范,減少了勞動力,減少了投入,提高了經濟效益,為最終實現機械化收獲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