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和施肥管理將對馬鈴薯根莖大小和馬鈴薯幼苗生長產生重要影響。播種作業的唯一目標是實現準確一致的播種,以便為將來的成功收獲打下良好的基礎。不均勻一致的播種不僅會帶來馬鈴薯產品的大小不一,還會增加碰傷的概率。
成功的播種絕不是把種薯埋在地里就萬事大吉,而是要完成一系列細致準確的過程:不斷檢查機器運行參數的設定、實際運行結果以及機器操作人員是否認真履行職責。以下六點是每個農民需要特別注意的:▼
種植間距
在播種工作開始時,我們應該準確地設定和檢查種植間距。通過預設的鏈輪系統,可以輕松設置株距。之后,需要檢查實際種植距離是否與設定值一致。我們要把播種地里的土挖出來,漏出11粒種薯,測量第1粒種薯到第11粒種薯的距離,然后把測量值除以10,檢查數字是否與設定值一致。
播種深度
播種深度決定出苗速度。如果播種深度太淺,馬鈴薯將面臨覆土不足和土壤流失的風險,而如果播種深度太深,則需要相對更多的時間才能出苗(平均每天發芽率約為1cm)。不僅要檢查單行的播種深度,還要橫向檢查所有播種行的播種深度,以確定整個播種機機身是否水平。
給土壤或土地施肥
在已經預起壟或有更多殘茬和殘茬的農場上施用基肥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要完美施底肥,需要克服復雜的土壤環境,按照設定值在種薯底部周圍合適的位置精準施肥(比如左右各10cm,高度一致)。
漏播
錯過播出的代價是慘痛的,一旦發生,幾乎無法挽回。為了避免漏播,確保最佳效果,必須及時檢查播種碗、皮帶振動強度、取種室的填充情況和播種機的行駛速度。如果發現漏播情況太多,往往說明切種沒有做好,種薯的塊莖大小和重量不均勻。因此,播種機可以作為指示馬鈴薯種薯質量的工具。目前國內流行的手切種子重量在50g(1兩)左右,一般適用于所有缽苗機。
播種速度
以正確的速度工作是播種機發揮最佳性能的重要前提。拖拉機開得太快,播種單元機械驅動,播種帶轉得太快,容易造成漏播;如果你開得太慢,播種機就不能完全帶動周圍的土壤流動,然后你就不能保持足夠的土壤在機器的尾部做足夠的地膜。根據具體的作業條件和播種機的配置,播種機的最佳作業速度應保持在4-5 km/h。
機器手
在整個播種作業過程中,一個好的機械師往往是畫龍點睛的,也是播種成功最重要的地方。機修工應負責正確設置和調整播種機的工作參數,及時清理和整理機器,并認真維護機器。同時,他需要以常規和有序的方式管理這些任務。一個訓練有素、實踐經驗豐富的機修工,應該對播種作業有著深入敏銳的理解,對各種可能出現的風險有一定的預測能力。毫不夸張地說,這個機械師對整個農場經營的成功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