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處理液晶面板的物理方法是將面板破碎,然后將其加入到水泥或混凝土中。然而,這種方法無法有效去除液晶面板中的液晶、銦、錫和鉬等材料。因此,經過雨水沖刷后,液晶材料和重金屬材料都可能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在足夠高的溫度下,液晶可能轉變為CFC,從而破壞大氣臭氧層;而在低溫下,液晶可能會演變成二惡英、PCB、鹽酸或氫氟酸,這些污染物是導致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液晶面板的尺寸非常小,僅幾毫米厚,因此處理和回收具有很大的困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深入研究了LCD面板中每種材料的特性和可重用性。我們根據每種材料之間的關聯設計了邏輯分離程序:首先將液晶、銦和玻璃材料分離出來,然后對每種材料研發不同的凈化技術,進而實現這些材料的再利用。
在早期研究中,已經證實了LCD面板中存在的液晶、銦和其他重金屬的危害性。如果有機體攝取了脂溶性液晶,它們很可能會被儲存在生物體中,而不會被代謝,進而導致各種器官疾病。
總之,液晶面板處理過程中存在嚴重的環境污染風險。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需要采用有效的處理方法,并對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廢料進行科學回收和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