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大型半導體展會SEMN/FPDChina2021于本月17日至19日在上海舉行。展會現場人山人海,充分體現了行業的熱度。在同一個論壇上,業界大咖討論了半導體投資機會,普遍看好國產替代、技術創新、關鍵設備原材料等領域。
工業繁榮促使大型工廠擴大生產能力
半導體的高度繁榮在這次展覽中得到了充分體現。記者在現場看到,參加本次展會的半導體企業多達1100家,來自多地的企業聯合參展,如沈陽所屬的新源威、拓晶科技、中科宋新等企業攜手參展。
"我們最近收購了一家小型設計公司來幫助他們做項目."記者在展會上與一家半導體設計公司的創始人聊天得知,晶圓廠產能依然緊張,小公司根本下不了訂單。
設計公司的創始人預測,晶圓廠緊張的產能將持續到年底。
“現在連掃帚都和芯片有關系,人們想用掃地機器人;汽車芯片的數量從十幾個增加到幾百個?!睂τ诋a能緊張,新新租賃輪值總裁袁在“半工業創新投資論壇”上表示,不斷增長的需求和越來越多的應用場景是半導體增長的動力,也是此輪產能緊張的根本原因。
產能緊張,大廠積極擴產。繼在北京投資之后,SMIC在產能擴張方面又邁出了一步。SMIC 3月18日披露,公司與深圳簽署合作框架協議(通過深圳重投集團),公司、深圳重投集團等第三方將共同投資晶圓制造項目,預計新增投資23.5億美元。該項目將專注于28納米及以上集成電路的生產,并提供技術服務。計劃月產能為40000片12英寸晶圓,預計2022年投產。
公開資料顯示,除了SMIC,華潤微、士蘭威、華虹李鴻也在積極擴產。對此,一位半導體資深人士向記者表示,中國半導體在很多領域確實與國際先進有較大差距,短期內也追不上,但中國半導體可以快速占領一個領域,即快速擴大成熟工藝產能。
這位資深人士進一步解釋說,鑒于投資巨大,國外晶圓廠在擴大生產方面往往謹慎而緩慢。隨著需求和市場的持續增長明朗,中國可以借助資本快速完成產能的“跑馬圈地”。產能和市場存在只是時間問題,會帶動行業的共同成長和進步。
資本關注三大投資機會
“我和我的公司已經投資了42個項目,其中17個將在今年宣布IPO?!痹诒敬握搲?,長電科技名譽董事長、新潮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王新潮對上海日報記者表示,轉向投資領域后,過去幾年專注于半導體設備和材料的布局,接下來將專注于半導體設計領域。
產業盛宴已經開始,半導體領域的投資機會在哪里?在“半工業創新與投資論壇”圓桌會議環節,工業界和投資界普遍看好國內替代、技術創新和關鍵設備原材料領域的投資機會。
王新潮認為,投資者可以重點關注三大領域的投資機會:基于安全性和可控性,未來三到五年芯片“國產替代”的市場空間非常大,機會很多;第二,目前中國公司在半導體設備領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和成績,但在關鍵元器件和材料領域幾乎還是空白,未來10年是半導體設備材料的投資窗口期;第三,半導體領域的創新從未停止。創新賽道上,有技術有產品的公司都是值得關注的投資機會。
提到國產替代,袁補充道,除了國產設備被“卡住”之外,用于晶圓廠的MES(制造執行系統)等國產軟件也是一個被“卡住”的領域。中國可能無法在整個半導體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都占據全球,但考慮到產業鏈的安全性,這些“卡脖子”的領域應該有自主可控的產品。
“史圣投資在2014年投資了晶圓廠SMIC北部,現在晶圓廠領域有了更多市場化的投資機會?!笔肥ネ顿Y董事總經理何新宇表示,中國半導體行業已經進入“量變到質變”的階段,PE的參與度越來越高。在參與了Semitronics對瑞典Silex項目的收購后,史圣投資繼續關注半導體海外并購的機會。
在談到海外并購時,一位與會者給出了兩點建議:一是盡量避開沖突和敏感區域;二是在合作方式上進行創新,比如采取參股、在國內設立公司等方式。
王新潮根據長電科技并購興科金鵬的經驗給出了建議。中國半導體企業要從企業戰略出發,合理運用權力,充分了解對手。
“未來10年,中國將成為低端集成電路的全球采購中心?!蓖跣鲁睆娬{,中國在設備材料領域的短板、國際環境等因素決定了中國集成電路首先要“大發展”。
更多信息請關注蘇州銀邦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