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術是在計算機的控制下,一層一層的添加材料,最后先制造出一個零件,零件被計算機微分,用一個無窮小的厚度δ分解成近乎無限的層,這樣三維問題就變成了二維。再復雜的零件,再立體的形狀,都被切片成二維圖形,一層層長大。每一層的厚度都很小,是累加的。
制造技術是一個大譜系,增材制造是其中的一個分支。鑄造、鍛造、焊接和熱處理控制材料的結構,而車削、銑削、刨削和鉆孔控制零件的形狀。增材制造是制造系統中的一種成型技術,不是對傳統成型技術的顛覆,而是一種變革。
金屬3D打印未來的發展方向是產品設計、材料制備、零部件制造一體化。金屬3D打印除了具有設計自由、生產周期短、成本低等優勢外,還將帶來兩大變革:一是對零部件材料技術產生革命性影響:高性能新材料的數字化制造;二是對裝備制造技術產生革命性影響:實現超大型、超復雜結構的數字化制造。
中國是擁抱3D打印技術的國家之一。在新一輪工業化浪潮中,美國、英國和中國都將3D打印技術作為制造業創新的關鍵技術。
3D打印市場的規模繼續超出預期。27年來,全球3D打印產業復合增長率超過27%,2015年市場規模達到51.65億美元。國內3D打印市場在過去四年翻了一番。2015年,中國市場規模約為78億人民幣。更重要的是,無論是在全球還是在中國,13-15年3D打印的實際市場規模都超過了2012年3D打印技術處于“炒作周期”巔峰時媒體預測的市場規模。我們認為3D打印行業已經處于爆發期,中國是快速增長的市場之一。
3D打印主要用于原型制造、模具驗證和直接制造,直接制造是增材制造業發展的主要戰略方向。我們看好3D打印在航空航天、重大裝備大型鍛件、國防等領域的應用。同時,3D打印再制造將是未來的藍海市場??偟膩碚f,金屬3D打印面對的是萬億美元的市場。
航空航天是金屬3D打印發展迅速的領域。3D打印廣泛應用于飛機機翼機身、發動機零件、航空站零件供應和飛機系統。據我們估計,未來20年3D打印航空發動機零部件市場將達到1.25萬億。Wohlers預測,按照目前航空航天占3D打印應用16%的比例,2020年3D打印在航空航天行業的應用規模將達到34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