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賬號超過680萬。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牛冰夷28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去年,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組織開展了13次“清障清障”專項行動,清理違法和不良信息5430余萬條,處置賬號680余萬個,下架app和小程序2890余個,解散關閉發帖群26萬個,關閉網站7300余個,有效維護了網民合法權益。
2023年“清”系列專項行動
將聚焦“自媒體”亂象
等問題進行整改
包括↓↓
“明確嚴厲整治‘自媒體’亂象”
特別行動
重點整治“自媒體”造謠、假冒、非法牟利等亂象。,解決信息內容失真、運營行為失范等深層次問題;
督促平臺完善“自媒體”賬號管理制度,優化“自媒體”賬號注冊、運營、關閉全流程管理規則;
加強“自媒體”賬號的職業資格認證管理,對從事醫療、司法、教育等專業領域信息內容制作的“自媒體”嚴格審核認證材料并加貼專用標識;
嚴格規范“自媒體”營利行為,建立健全“自媒體”粉絲數量管理、營利行為監管等制度機制。
“清場,對抗網絡水軍。
操縱信息內容”特別行動。
全面清理網絡水軍違法信息,摧毀水軍容易聚集的群和板塊,堅決堵住招募和引流渠道;
查處實施水軍活動的工具,打擊批量操縱網絡水軍群控軟件,將其作為收發任務、支付結算等平臺的行為。
關閉處理惡意熱點事件、刷評價數據的水軍賬號,將組織網絡水軍的公司、MCN機構列入黑名單,涉及違法犯罪的移交有關部門查處;
壓實平臺主體責任,不斷完善對抗機器人水軍的技術手段,查處批號維護、“僵尸”賬號等問題,完善榜單、話題異常流量監控機制,加強同質化文案的識別和處置。
“明確、規范關鍵交通環節。
網絡傳播秩序”專項行動
針對清理整頓工作中暴露出的問題,督促指導網站平臺建立健全規范重點流量環節傳播秩序的長效工作機制。
“清理和優化商業網絡環境。
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
引導網站平臺重點排查信息內容和賬號,及時處置已認定為謠言、企業家個人隱私和支配地位的侵權信息,加強搜索聯想詞管理,處置和處罰問題突出的賬號;
進一步暢通渠道、細化標準、優化程序、線上線下協同、平臺聯動,為企業和創業者舉報維權提供服務保障,指導網站平臺完善信息內容審核發布機制,高效處理舉報涉企問題線索;
及時公布破壞營商網絡環境的違法違規案例。情節嚴重、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有關機關處理,并指導各地網信部門對工作落實不到位的網站平臺加強監督檢查。
“清除生活服務平臺信息
內容整改”專項行動
全面整治推薦引導不良信息、引流違法行為、介紹違法商品、搜索結果推送低俗負面聯想詞等突出問題;
督促網站平臺優化完善彈窗信息推送、搜索結果黑名單、廣告位置等關鍵環節機制,加強常態化治理;
對問題多發、屢查屢犯的版塊和欄目,將視情況采取暫停更新、永久下線等措施,并予以通報曝光;
加強部門間溝通聯動,及時移送問題線索,在做好線上處置的同時配合線下調查,從源頭上遏制違法行為。
不良方向問題”專項行動。
優化內容審核策略,堅決防止“劣幣驅逐良幣”現象;
“2023年清夏輔修。
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
針對學習類app,兒童智能設備等。,壓實平臺主體責任,加強應用啟動、內容發布等前端管理,加強功能安全風險評估,禁止各類違法不良內容,不誘導充值消費;
全面升級青少年模型,在豐富分年齡段內容的同時,科學限定時間和功能,讓模型真正成為未成年人健康上網的“保護盾”。
“清場,網絡戾氣整治”
特別行動
整頓直播“PK”環節,嚴肅查處主播虛張聲勢、互撕攻擊、罵人吐污等行為,對部分主播逃避監管、利用“小號”進行低俗行為的,對其所有賬號采取統一措施,情節惡劣的列入黑名單;
處置網絡戾氣集中的版塊,徹查貼吧、頻道、圈子、超談、群等環節,整改違規版塊,必要時采取暫停更新、解散、關閉等措施,處置版塊管理員賬號,堅決遏制網絡戾氣。
綜合新華社、新聞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