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巧軍近日從市工信委獲悉,2015年,天津軟件產業規模首次突破1000億元,達到1008億元,同比增長11%。營業收入超10億元的軟件企業21家,營業收入超億元的軟件企業156家。超億元企業收入占全市軟件業務收入的89%。
市工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15年軟件產業整體規模中,軟件產品收入達到250億元,信息技術服務收入達到616億元,嵌入式系統軟件收入達到142億元。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呈穩中有升態勢,從2010年占總規模的63%上升到2015年的86%,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等新興領域收入快速增長。2015年,滴滴出行業務收入達71億元,思齊科技達48億元,騰訊數碼達25億元,飛狐信息達18億元,天地葉巍數碼達11億元,進一步顯示了大企業對行業的帶動作用。
一方面,天津的軟件產業吸引著知名的外地企業落戶天津,另一方面,本土軟件企業得到了不斷的提升。凱發電氣、南大通用、今晚網、捷普科技、田放科技等企業相繼登陸創業板、新三板,實現了天津軟件服務業上市公司從無到有的突破。
投資天津
新興產業加速傳統產業減速。
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新興產業投資在天津加速,石化、紡織等傳統產業投資在放緩。
市工信委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5月,天津裝備制造業完成投資606.1億元,同比增長10.6%;電子信息產業149.8億元,同比增長21.6%;新能源和新材料達到102.5億元,同比增長25.4%;生物醫藥完成30.5億元,同比增長1%;航天完成9.7億元,同比增長489.9%。紡織業完成371.1億元,同比下降15.2%;石化行業完成99.8億元,同比下降29.4%。前5個月,全市工業投資累計完成1547.2億元,同比增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