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子郵件的定義:
電子郵件是一種通過電子方式提供信息交換的通信方法,是互聯網上使用最廣泛的服務。通過網絡的電子郵件系統,用戶可以以非常低的價格(無論發送到哪里,只需支付網費)和非??斓姆绞?幾秒鐘就可以發送到世界上任何指定的目的地)與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的網絡用戶聯系。
電子郵件可以是文本、圖像、聲音等多種形式。同時,用戶可以獲得大量免費新聞和專題郵件,輕松實現輕松信息搜索。電子郵件的存在極大地方便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促進了社會的發展。
二、郵件軟件和聊天軟件的區別
聊天軟件,核心是“聊天”,對應的是“說話”;
郵件軟件的核心是“信”,對應的是“寫”。
電子郵件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體現。管理的改善對整個公司都有好處。
(一)對中層管理者的好處
中層管理者最怕背后中傷。凡事都有風險,雖然有時候風險很低。出了問題總要有人承擔責任,郵件可以明確誰該負責。
(1)電子郵件的第一個特點是留下集中記錄,規避風險。即使企業沒人用郵件,你也要帶“郵件思維”。
(2)電子郵件的第二個特點:電子郵件的記錄幾乎不能被篡改。
所以,郵件證據是職場法寶。職場打架不是街頭打架,一定要有真憑實據。
(3)電子郵件的第三個特點是搜索速度極快。
聊天軟件的證據往往散落在不同的溝通對接過程中,截圖累死人。截圖后要整理順序,找邏輯。萬一對方說你的截圖不完整,斷章取義,你要回去補充。
只有電子郵件可以即時呈現所有證據,還可以按主題查看、按關鍵詞搜索或按時間顯示。很清楚,很明確,聚合度很高,撒謊沒什么好隱瞞的。
(4)電子郵件的第四個特點是,即使對方不承認,也不會害怕說沒看到。
這就涉及到職場潛規則:只要郵件發了,就默認收到并看到。
因為郵件不像聊天,沒有很多不相關的信息。電子郵件是一個主題,它很明顯就在那里。
職場人如果不查工作郵件,基本等同于不上班,這個責任是逃不掉的。
這也讓常見的“群內信息不多不知道”失效了。
國外公司也有企業級的聊天工具,比如slack,但重要的還是要通過郵件去,只為留下清晰快捷的證據。
不一定要挖坑,但一定可以保護好自己。職場如戰場,太多人被飛箭射中。
如果說留下證據是被動防御,那么郵件的“抄送”功能就是一種戰術布局,帶有主動性質。
(5)電子郵件的第五個特點是抄送,這是聊天工具很難做到的。
在聊天工具里讓大家看,很麻煩,需要各種各樣的人。再說拉一堆人進來看你們倆吵架,沒人心情好。你說的每一句話都有道理,但在外人看來,你們只是在吵架,誰也不是好東西。
而且郵件可以復制給一群人,你的領導,對方的領導,還有隔壁業務相關的同事,完全不吸引群。圍觀的力量有時候是很強大的。
“抄送”的作用,說白了就是告訴對方,你不需要為此負責,也不需要動手,但是請知道,請做見證人。
【工作做的好,抄抄的巧,做的精,抄抄的甩不掉】
(6)電子郵件的第六個特點:如果抄送功能還是光明正大的,而且雙方都能看到是誰抄的,那么電子郵件的第六個特點可以稱之為職場隱藏武器,那就是“密件抄送(Bcc)”。
因為對方看不到你參與了多少人。
如果你認為沒有大領導看著,你就敢胡說八道,滿口地址不明,卻不知道對方已經把郵件發給大老板了,最后你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二)對基層的好處
在中國,對效率的終極追求,對標準化管理的刻意弱化,其實是管理者的刻意為之,以便更好地控制員工。
電子郵件有利于員工;網上聊天對經理們有好處。
郵件對員工的好處,第一個層面,在于對時間的控制。
很多時候,郵件并不需要馬上處理,而是可以形成一個緩沖空間,保護整個工作時間。這個其實很重要。
現在大部分的作品都需要精心的創作或者深入的思考才能出彩。這個時候,我最怕被人打斷。
一件你原本擅長的事情,如果在執行的過程中不斷被打斷,你會崩潰,然后生氣,最后毀了它。
電子郵件形成的緩沖空間保護了整個工作時間。信息收到了,任務擺在那里。慢慢來處理。
這并不是降低工作效率,而是形成一種類似于課表的制度。不用隨時在群里回復“收到”,也不用被聊天提示搞得緊張兮兮。
沒有頻繁的中斷,形成了更適合員工高效產出的時間緩沖層,本質上更有利于整體效率的提升。
第二個層次是能夠界定工作和生活的界限。
大多數人的聊天工具都是親戚朋友父母領導同事,很雜;
電子郵件,尤其是公司郵件,都是關于同事的,他們來上班,發東西。
在聊天工具里,消息是晚上來的??赡苁桥笥严氤韵?,男朋友想約看電影。更可怕的是,同事突然把文件倒掉,領導突然打來電話。
很多人對聊天工具的提示音感到緊張,這是他們害怕的。
然而,電子郵件是堆起來隨便發的。反正第二天上班就處理了,不會有連環殺人的感覺。
第三個層面是溝通效率。
聊天工具很好聊,一般不會長篇大論,除非到了寫告別詞的時候。
這樣寬松的環境,必然導致信息密度低。首先,用五六個聲音來回發送幾十條消息是很正常的。
電子郵件,因為是正式的,所以更完整,事情也更清楚。
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列出來,說清楚,表格插畫,比較適合工作中復雜的對接。
表達比較完整,求的時候想明白。
對于管理者來說,沒有辦法邊聊天邊完善思路,召開兩個小時的會議只是為了幫領導整理思路的場景消失了。
很多時候,企業的管理層通過人力資源的濫用(各種無意義的會議、加班)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對電子郵件的忽視往往是自上而下的,只是為了掩蓋這種濫用。
當然也有歷史慣性因素。很多公司都是從小到大成長起來的,早期的聊天思維可以支撐工作的復雜程度。體量大了,部門就麻煩了,不想換。
這是工作模式的退化,至少,是不匹配的。
(3)對最高管理層的好處
郵件思維的本質是公開和記錄的,即使是大老板如果需要也可以繞過管理層直接查詢,破壞了信息壟斷帶來的優勢。
聊天工具縮小,可以加強管理層的信息壟斷。運行人員是鐵打的管理者,這種對信息的集中控制可以強化管理者的權威。
職場中的每個人都會經常有疑問。為什么領導不把事情說清楚?
因為,我不想說清楚,我說不清楚,我不敢說清楚。
解釋清楚,對員工最好;如果不懂,對領導來說是最好的,也是最安全最穩定的。
郵件思維,重在清晰;
聊天思維,喜歡模糊。
其實你仔細看就會知道,真正的公司大老板,特別喜歡發公開信,一次寫清楚,仔細打磨。這就是郵件思維;
中層和基層管理者,他們的利益與標準公司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他們更喜歡能夠構建信息護城河的聊天思維。
所以無論面子還是里子,管理者都討厭員工用電子郵件。
從好的方面來看,這關乎效率。但里子里,其實是權威和信息不暢的問題。
一個公司高管面對的盤子更大,領域更多,要考慮的事情也更多。如果只是聊天獲取信息,效率很低,也很難抓住重點。
通過聊天獲取信息是非常低效的。很多人在用聊天表達自己的時候抓不住重點,繞了一大圈也不知道在說什么,浪費時間。通過寫作來表達,非常容易剔除無用信息,抓住重點。
因此,真正高效的高管應該摒棄充斥著大量垃圾信息、無用信息和低密度信息的聊天模式進行管理,使用集中、高效、準確的電子郵件進行重要溝通。
當然,也不能完全依賴一種方式。除了郵件、報告、舉報等正規途徑,還要通過聊天、采訪、現場走動、調查統計甚至小道消息等多種途徑獲取信息。所謂聽清楚了。
第四,總結
電子郵件對每個人都有好處,但在中國很少使用,原因如下:
首先是因為習慣。
我不想改變我的習慣,包括思維習慣,交流習慣,聊天習慣。但是管理的提高必然會帶來變化。如果你從來不想改變,你就會一直停留在原地,甚至倒退。
第二是因為對學習的抵觸。
電子郵件的收、發、抄送、密件抄送、分類,操作起來非常簡單,比用微信簡單,但不管多簡單,還是要學點新東西,哪怕只需要3分鐘。而且很多人極其抗拒學習新的東西,所以很多人抗拒使用。
第三是因為對思維的抗拒。
聽、說、讀、寫是最簡單最省力的,其次是說、讀、寫。寫作是最高層次的表達,需要認真、細致、全面的思考。
很多人非??咕芩伎?,喜歡聽,喜歡輕松地說。但聽說是最低效的交流,信息密度極低,信息損失巨大。隨著事件復雜程度和時間跨度的增加,這種方式已經完全不能支持了。所以必須進化到讀寫層面,這是必然趨勢。
如果你想提升自己的職場價值,拓展自己未來的道路,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實現良好的公司治理,郵件,或者說郵件思維,是優秀個人和企業必不可少的配置。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