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說明書和手機APP字體太小,看不清楚;不會用智能設備,打車難,就醫難。
如何將衰老轉化為老年人的內心?
閱讀技巧
藥品說明書和手機APP字體太小,老人看不清楚;在智能產品的日常使用中,老年人會遇到很多障礙,無法充分享受智能服務帶來的便利,還面臨打車、就醫等困難;一些老舊小區因為資金籌集困難,沒有安裝電梯,導致一些老人在家很長時間無法下樓...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促進老齡事業和養老產業發展,保障婦女、兒童、老年人和殘疾人合法權益。連日來,有專家和業內人士呼吁,加快老年人和老社區常用產品的老化改造,老化改造要換到老年人的心里。
老年人面臨數字困境。
“現在老年人對網絡的需求越來越大,但數字化不代表方便。很多電子產品和移動互聯網應用的無障礙普及率很低,有些字體太小,老人看不清楚;有些電子產品說明書太復雜,老年人看不懂?!敝袊]政集團有限公司遼寧省大連市中山區勝利橋郵政總局營業部趙告訴記者。
陜西省律師協會監事長、北京金誠通達(xi安)律師事務所主任閆芳也指出,在大多數人享受數字技術紅利的同時,老年人在“數字鴻溝”面前的處境卻日益尷尬。由于生理機能的下降,理解力和記憶力的下降,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學習使用智能產品會遇到很多障礙。如果這些智能產品和相關app沒有老化,老年人就無法充分享受智能服務帶來的便利。
去年12月,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老齡APP消費監督評估項目研究報告》顯示,在使用智能APP的過程中,老年消費者最常遇到的問題是:字體較小,58.1%的受訪者遇到過;廣告太多,54.8%的受訪者遇到過;彈窗關閉困難(40.4%),界面復雜(39.7%),操作困難(35%)。
中南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出版部部長戴銀發現,老年人口越來越多,但藥品說明書的標準卻相對落后。她說,現行的《藥品說明書和標簽管理條例》已經實施了16年多,對說明書的紙張大小和字體大小沒有具體規定,只提到“說明書中的文字應當清晰”。
“老年人是日常自我用藥的主要群體,但目前大部分藥物的字號太小,導致老年患者的合理用藥和用藥安全存在隱患?!贝縻y說。
推動適合老齡化的數字化轉型。
專家表示,在老齡化社會的今天,需要加快老年人和老社區常用產品的老化改造。
閆芳認為,在當今老齡化社會,數字服務的設計應該充分考慮老年人的可操作性。比如,相關企業要改進老年人專用APP,使用更大的字體,排版盡量簡潔,方便老年人使用,讓他們在享受網上服務時感到方便和舒適。
趙指出,應加強交通、醫療設備等老齡數碼產品的供應,對傳統設備進行老化改造,為老年人生活提供便利。比如精簡電子產品的功能,讓老年人可以輕松了解信息;在老年人常用功能中設置提醒或鬧鐘,幫助他們完成要做的活動。
在交通方面,天津榮成集團董事局主席張榮華建議,加快老年人常用的移動終端和互聯網應用的老化改造,降低數字出行的使用門檻。同時,可以在小區內建設暖心驛站等數字化出行老齡設施,保證老人不用上網、不用手機就能打車。
重視“老小”社區的改造
福耀集團副董事長曹暉調研發現,由于地區發展不平衡、城市建設進度不一等因素,國內各省市老舊小區老齡改造的機制、體系、范式、平臺沒有形成規范統一的機制、體系、范式、平臺。此外,家裝領域專業性較強,部分機構魚龍混雜,導致很多城市老人的改造意愿無法實現,改造行為缺乏保障。比如一些老舊小區因為資金籌集困難,沒有安裝電梯,導致一些老人在家很長時間不能下樓。
廣州市荔灣區金華街道潘丘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區彥明也認為,在城市更新改造舊住宅區時,應充分考慮老年人的改造需求,提高改造質量。比如安裝電梯、安裝便捷扶手、改善住宅坡道、地面防滑和高差處理、鋪設坡道方便輪椅通行等。
曹暉建議,通過制度創新消除制約老齡化轉型的政策瓶頸。根據地域分布、經濟發展程度、城市規模、人口結構等對我國老舊小區現狀進行分類,并根據不同城市特點和小區類型出臺相應的工作機制和實施標準,明確適合老齡改造的行政主管機構和相關責任單位,推進規?;瘜嵤┖拖到y整合的示范工程,實現各省市全面破冰改造。
解決資金籌集問題,曹暉建議,充分發揮金融機構、集體產業、物業企業、商業機構的作用,以有限的財政資金為杠桿,調動各方社會資源,充分激發“銀發經濟”效應,構建老齡化社區新的商業生態系統。此外,研究出臺公積金參與老齡化改造的可行方案,盤活老年人公積金存量,作為老齡化改造資金需求的補充。(記者楊兆奎、貝夢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