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為什么家用電器經?!靶薅粨Q”?
躺在全自動按摩椅上,看著家用投影儀放映的大屏幕電影,邊上的多功能養生鍋正冒著熱氣,香氣已經飄出了不遠處的烤箱...有人說,當代人的品質生活是家電“賦予”的。然而,記者調查發現,很多消費者經常面臨家電維修價格不透明、維修質量難以保證、行業標準規范不完善等問題,使得很多消費者對家電維修“望而卻步”,往往導致“修不如換”的現象。
電器壞了怎么辦?
吉林長春市民關明2020年花了近3000元買了一臺家用投影儀,但使用一段時間后,機器無法正常開機。關明聯系售后,發現機器已過保修期,需要承擔維修費用。主板、配件和人工維修費用共計600多元。經過一番心理斗爭,關明決定:修!修理這臺機器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用了一段時間,機器又壞了,你得重新付錢?!拔屹I不起,也沒時間維權。我放棄了?!标P明無奈地說。
遼寧沈陽的趙鑫速滑運動員也遇到了家電維修的問題。2022年夏天,趙鑫速滑運動員發現家里的空調吹不出冷氣。她聯系了大廈廣告里的維修人員,對方告訴她可能是氟利昂不足?!皟r格不貴,幾十塊?!庇谑?,趙鑫帶著師傅上門維修?;丶液蟛胖?,師傅口中的“幾十塊”不過是一個壓力單位氟利昂的價格??照{加了氟利昂,算上開銷運行費,一共花了800多元?!拔矣X得我被宰了。早知道這么貴,我就不修了?!壁w鑫速滑運動員說。
相比價格更高的家電,一些小家電的維修就更尷尬了。很多年輕人干脆“扔了”。
消費者秦欣欣告訴記者,她一年前在網上買了一款網絡名人加濕器。目前霧化系統有問題。雖然產品還在保修期內,但她需要承擔維修的運費?!斑€不如加點錢,直接買個新的。如果當天下單,第二天就能送到?!鼻匦佬勒f。
“修比換好”背后有很多原因
中消協網站2022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分析顯示,2022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消費者投訴115萬余件,其中售后服務占比33.73%,較2021年上升2.19%。2022年,家用電子電器類投訴超過12萬件,占比10.55%,居商品類投訴首位。
記者了解到,維修價格高、維修質量難、維修時效慢成為“修不如換”的主要原因。
-家用電器更精密,維修費用高。記者采訪的幾位家電維修從業者表示,目前家電內部結構更加精細化,大部分以一體化、模塊化為主。一旦損壞,需要更換整個集成電路或模塊,不像以前只能更換一個或幾個零件,所以維護成本增加?!凹译娖放圃絹碓蕉?,短時間內就會更新換代,配件大多不通用,維修困難?!痹陂L春從事多年家電維修的趙建波師傅說。
-質量難以保證,維修滿意度低。記者調查發現,由于家電維修的專業性,維修人員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如果沒有適當的監督機制,就有“鉆空子”的可能。很多消費者都表示自己經歷過夸大維修難度,增加維修內容,抬高維修成本的情況。作為門外漢,他們只能“吃黃連啞巴虧”?!靶夼f如舊”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很多消費者表示,當時修出來的家電好用,后來壞了。更有甚者,一些網絡平臺還存在冒充品牌維修服務的“假網站”、“假售后”?!凹賻煾怠鄙祥T“維修”后, 他們支付幾千塊錢的維修費,對消費者的權益造成很大的損害。
-維修時間慢,更方便“快速淘汰”小家電。消費者張靜的在線吹風機不會散發熱氣。售后工作人員表示,需要寄回廠家檢查維修,大概需要兩周時間。但是兩個星期過去了,吹風機還沒有修好。在此期間,張靜因為洗頭后沒有吹風機可用而感到非常不方便,所以她干脆花了100多元買了一個新的?!氨绕鹁S修帶來的成本和不便,我更愿意買新的?!睆堨o說。記者調查發現,和張靜有類似想法的消費者不在少數,很多消費者購買的小家電還沒用壞就被淘汰了?!耙婚_始買了榨汁機,后來買了料理機, 而且現在買了破壁機。跟風買的小家電,家里用的次數不多,更別說專門維修了?!毕M者閻晶晶說。
讓“修或換”不再是被動的選擇。
“修理或更換”壞了的家用電器應該是消費者的主動選擇。為此,業內人士提出以下建議:
首先,根據產品的使用壽命來判斷產品是否具有維修價值。根據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發布的《家用電器安全使用壽命》,家用電器的安全使用壽命應當從購買之日起連續計算。冰箱、酒柜、空調安全使用年限10年;燃氣灶、油煙機、儲水式電熱水器、凈水器、餐具消毒柜、洗衣機、烘干機的安全使用年限為8年。
吉林省消費者協會新聞與公共事務部主任謝宛諭認為,維修還是更換首先要看家電的剩余壽命。如果已經超過有限使用年限或即將達到使用年限,且該機型停產,配件成本較高,建議更換新品,防止家電老化造成漏電、火災等安全隱患。她建議消費者定期清潔和維護家用電器,以延長其使用壽命。
其次,加強監管,盡快推進家電維修行業的規范化。專家認為,隨著越來越多的家電進入家庭,維修服務不僅是整個家電產業鏈中最后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也是每個家電企業贏得終端的關鍵環節。應盡快推進家電維修行業標準化建設,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監管部門要加強監管,嚴厲查處和打擊虛假宣傳、坐地起價、冒充維修人員等維修行為,保護消費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