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財經媒體紛紛預測,燒堿期貨可能于今年二季度在鄭州證券交易所上市,預示著燒堿期貨距離正式上市又向前邁進了一步。鑒于鄭商所上市的化工產品純堿期貨的良好成交,市場各方也期待燒堿期貨成功上市后給市場帶來更多的流動性,也給期貨交易者一個新的選擇。
既然是全新的期貨產品,那么問題來了,燒堿期貨是什么?它和純堿期貨有什么區別?有哪些起伏?
對于這些問題,我們通過現有的一些資料做了專門的總結,供以后的朋友參考。如有不當之處,歡迎朋友們交流看法,指正。
1.什么是燒堿?
首先,燒堿是一種強腐蝕性的堿,有固態和液態兩種形式。固體燒堿為白色片狀顆粒狀。液堿是一種無色透明的液體。易溶于水形成堿性溶液,否則易潮解,易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
2.它和純堿的區別。
燒堿:用途廣泛。它用于造紙、肥皂、染料、人造絲、鋁生產、石油提煉、棉織物整理、煤焦油產品提純、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和機械工業。
蘇打蘇打: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用于制造化學品、玻璃、清潔劑、洗滌劑、攝影和藥品。
3.在期貨市場上,哪些期貨價格會受到其漲跌的影響?
苛性鈉是氫氧化鈉。從上面第二項所列的應用可知,價格波動可能影響紙漿、滬鋁、短纖的期貨走勢。
蘇打蘇打是碳酸鈉。從上面第二項所列的用途可知,價格波動可能會影響玻璃期貨的走勢。
4、燒堿的主要原料
目前燒堿的主要生產工藝是電解,主要原料是原鹽。
5.影響燒堿價格的因素有哪些?
首先是生產成本因素。
生產1噸燒堿需要原鹽1.51噸,電力2300-2400千瓦時。由于原鹽價格相對穩定,電價是影響燒堿成本和利潤的關鍵因素。
二是PVC行業對氯的需求。
電解法生產燒堿也會產生氯氣,氯氣的產量也不低。統計顯示,每生產一噸燒堿,就會產生0.886噸氯氣。問題是,氯氣不僅是一種基本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聚氯乙烯),還是一種劇毒、易燃易爆的危險品。只要儲存超過5噸,就會被列為重大危險源,運輸成本高。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通常為了運輸方便,氯氣在工業上被液化生產液氯。而液氯在常壓下可汽化成氣體,一旦吸入人體可嚴重中毒,具有嚴重的刺激性和腐蝕性。
因此,在燒堿實際生產過程中,企業一般根據下游市場(主要是PVC行業)的需求決定燒堿產量,實時消化氯氣,然后銷售燒堿。
這樣,PVC行業對氯的需求也相應成為了可以影響燒堿價格的重要因素。
第三是燒堿的供需問題。
不管是什么商品,影響價格漲跌的主要邏輯還是供求關系。要了解一個品種的供求情況,可以從主產區、下游行業、進出口貿易三個方面入手。
A.主產區
中國燒堿產能和產量分布的特點是靠近原料產地或消費地。例如,分省份來看,山東省燒堿產能和產量、氯堿企業數量均居全國首位。
如果以燒堿的形式來分,液體堿和固體堿都產于山東省和內蒙古。江蘇省主要生產液堿;新疆地處偏遠,為了運輸方便,主要生產固體堿。
如果按運輸方式劃分,山東主要通過汽車運輸流向周邊省份,或者通過海運流向福建、廣東;內蒙古主要通過汽車運輸流向山東、河北、山西等地,也通過專列線路流向華南、西南地區。因為新疆在內地深處,主要通過專列線路流向華東、華南、西南。
如果按地區劃分,華東地區燒堿產能最大,約占45%;其次,華北占20%;比例最小的是西北地區的15%。
所以華東主產區產能變化對燒堿期貨價格影響最大。
B.下游產業
燒堿下游需求行業中,鋁礦精煉需求最大,占總量近32%;然后是化工、造紙、印染等。,各占近15%;其余用途為水處理和石化行業,各占6%左右。
因此,氧化鋁行業的需求變化對燒堿未來價格的影響最大。
C.進出口貿易
中國目前是燒堿的凈出口國。以2021年的數據為例,當年中國燒堿總產量3891萬噸,進口量5.47萬噸,出口量148.23萬噸,凈出口142.76萬噸,凈出口僅占產量的3.67%。
因此,目前燒堿產能以國內消化為主,出口比例不是很大。至于進口,就更小了,可以忽略不計。
以上是本期整理的燒堿相關行業信息,篇幅不是很大。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其實燒堿相關行業的知識還是很多的。但作為期貨交易者,顯然我們更關注的是影響燒堿期貨價格的因素,期待在價格變動中尋找盈利機會。因此,我們文章的內容將相應地更側重于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