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斤1.5元,這是土豆目前的市場情況。如果加工成脆皮煎餅,憑借其獨特的口感和香氣,可以實現每斤42元的價值躍升。一個土豆的“逆襲”,見證了品牌和技術的力量。
這個土豆來自山東棗莊下轄的滕州市。早在2000年,滕州就被國家部委認定為“中國馬鈴薯之鄉”。
但是這個土豆不一般。脆皮煎餅的生產商花了四年時間,比較了中國所有產區的土豆。經過300多次品種和配方的試驗,最終確定了滕州土豆。
滕州土豆有什么優勢?
一是其水分含量高于其他產區,符合工藝要求;二是標準化種植程度高,每個土豆都是圓形的,看起來幾乎一模一樣,便于機器去皮。
做到這兩點并不容易。
初春,在滕州種植戶搶土的情況下,47萬畝春馬鈴薯逐漸進入播種期。得益于新技術、新理念的不斷推廣應用,逐漸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馬鈴薯主產區。
由于近年來市場行情好,種植大戶劉在流轉的2000畝土地上全部種上了土豆。開壟、覆膜、澆水,機械化作業一氣呵成。為響應國家“減少化肥農藥”的號召,他引進了“全營養、分肥”的方法,注重補充土壤中的有機質、有益微生物和中微量元素,將原來的“一次性”施肥方法改為“中后期施肥”,真正實現了植物的“按需供應”,提高了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實現了生產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豐收。
劉是滕州市瑞虹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他告訴記者:“通過這種模式,馬鈴薯品質更好,畝產增加500斤左右,但每畝化肥用量減少150斤,農藥用量減少30%?!?/p>
在滕州,種植馬鈴薯有壓力。
當地政府專門頒布了馬鈴薯種植標準,通過物聯網設備,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控制溫室大棚的溫濕度。通過測土配方施肥,種出了同樣的馬鈴薯;將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和農業物聯網深度融合,開展農業信息檢測、病蟲害檢測預警、災害分析和產量預測。這些新技術由當地農業技術部門直接送到田間地頭進行現場指導,使得滕州馬鈴薯在穩產高產方面始終走在全國前列,深得品牌商青睞。
跨過農產品標準化、規?;N植的門檻后,滕州人對土豆玩出了更多新花樣。
在上海的大超市,在河南的零售巨頭“肥東”,滕州土豆成了“小盒子”,身價倍增。
通過開發預制蔬菜新市場,滕州土豆切絲賣到5元一斤;通過與全國前三的團餐配送企業上海麥金迪合作,投資建設中央廚房,滕州土豆實現了工業化加工和智能化配送。
現在連內蒙古的大土豆都在滕州布局,逐漸發展成為全國春馬鈴薯種子集散地、物流倉儲中心、價格形成中心、產銷信息采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