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集網上宣傳、網上咨詢、網上服務、網上管理為一體的吉林“互聯網加公安”綜合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運行?,F在,它已經開放50天了。
瀏覽人數達到11,348,585。
平臺開通首日,僅訪客量就達48萬,注冊用戶33204人。群眾提交申請427件,問題173個,詢問51206次。平臺主動推送42936條提示和驗證消息,迎來開門紅。
站臺如火如荼,站臺后方秩序井然。在平臺上,吉林市公安局龍潭分局戶政大隊的民警解答了群眾查詢戶口變更所需的手續、費用等問題。他們不僅列出了公民申請更改姓名的所有規定條件,還根據公民的不同條件回答了不同類型的程序——離婚父母、養父母、僧侶等。,并且還表示更名不是收費業務,不收取任何費用。詳細的回答和上下文中禮貌的表達讓人感覺像春風。
截至5月25日,吉林“互聯網加公安”綜合服務平臺訪問量11348585人次,注冊用戶1015205人。
該平臺收到了12,289個咨詢問題
松原市公安局在宣傳綜合服務平臺的彩頁中增加了蒙古語宣傳內容,并派出精通蒙古語的民警走進蒙古族群眾聚居的社區,演示平臺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驟。開發區公安局的民警直奔農村。他們走進所轄的二磨村,面對面宣傳介紹平臺的功能和便利性。31名村民當場登記。
敦化市民童先生一直有一個愿望,就是和70歲的父親一起去臺灣省旅游。但因為老人年紀大了,擔心排隊等臺灣通行證時間太長。童先生首先打電話咨詢,民警向他介紹了綜合服務平臺,并耐心講解了登記預約申請流程。第二天,童先生帶著父親來到出入境登記大廳,民警也為老人開通了“綠色通道”,不到5分鐘就辦完了證件。
目前,吉林“互聯網加公安”綜合服務平臺共接到咨詢12289次,涉及戶政、出入境、交管等多個方面,每一次咨詢都得到及時答復,其中90%在工作日4小時內得到答復。
群眾提交申請418994件。
4月14日,通化市民在平臺上咨詢:“二道江區怡心嘉園樓下每天停一輛大貨車,影響學生通行!”然后,交警第一時間聯系車主,將車輛開走。居民回答:“我4月14日晚舉報,大貨車停放影響孩子上下學。4月15日9時許,交警同志第一時間來到現場,處理此事。我代表父母感謝交警……”
截至5月25日,群眾通過平臺提交申請418994件,已辦結415098件,辦結率99.07%。申請數量最多的業務部門是交管、出入境和戶政。
4月22日,通化市民王通過服務平臺咨詢,稱因未能將體檢表錄入系統,未能參加考試,十分著急。
通化服務平臺管理中心負責交警業務的民警第一時間回答了王的提問,并通過電話向王詳細詢問了事件經過。了解情況后,民警已與王某報考的駕校、交警支隊積極溝通,請示領導后,必要時將對王某進行專門處理,并開通綠色通道。經過多次努力,王成功地參加了科目一的考試。
平臺人的滿意率達到99.95%
據介紹,從平臺上線到5月25日,查詢總數達1297652條,推送短信1646326條。查詢量排名前三的分別是重名查詢、網上事務進展查詢、違法機動車查詢。
綜合服務平臺推出176項全流程結算項目。4月26日,該平臺迎來運營以來全省首單全流程代理業務在線申請。當天,劉女士向平臺提交了港澳團隊旅游簽注續簽申請。長春市公安局出入境大廳接到劉女士的申請后,立即受理并簽注。民警立即在網上啟動認證程序,并通知EMS工作人員上門取證。第二天她收到了證書。
4月中旬,省公安廳發布“互聯網加公安”網絡問卷調查。一個月的數據收集,共回收有效問卷2035份。調查顯示,71.43%的受訪者“知道吉林互聯網加公安綜合服務平臺”。
同時,47.04%的受訪者認為“吉林省互聯網加公安綜合服務平臺會提高群眾滿意度”,38.10%的受訪者認為“平臺要提高群眾滿意度,未來的情況我們看”。
東亞經貿記者周東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