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三级黄色片,护士掀开奶罩边躁狠狠躁,亚洲不卡成人网在线看,av经典福利动态图亚洲

全文發布!2023年黑龍江省政府工作報告

   2023-05-08 370
核心提示:總的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戰略部署,圍繞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

Government work report

At the first meeting of the 14th People's Congres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on January 12th, 2023.

Acting Governor Liang Huiling

Delegates:

Now, on behalf of the provincial people's government, I report my work to the General Assembly, please review it and invite CPPCC members to give their opinions.

I. Work Review in the Past Five Years and 2022

過去的五年,是我省發展進程中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五年。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堅強領導下,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項事業取得積極成效。

五年來,現代農業加快發展。堅決當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糧食產量穩定在1500億斤以上,總產量、商品量、調出量始終位居全國第一,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實現“五連優”。高標準農田突破1億畝,農作物良種實現全覆蓋,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穩居全國首位,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持續提升。

五年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堅持把振興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5%,技術合同成交額年均增長28.5%,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由2017年929家增長到3605家。中國一重“國和一號”核反應堆壓力容器全部自主化設計、國產化制造,哈電集團單機容量世界最大百萬千瓦機組在白鶴灘水電站成功運行。

五年來,改革開放不斷邁出新步伐。三年國企改革圓滿結束,政企分開,森工公司化,龍梅集團改革成效顯著?!昂喺艡?、加強監管、改善服務”改革繼續深化,營商環境繼續改善。全省外貿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5.6%,其中對俄羅斯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20.1%,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正式投入使用。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獲批建設,龍越與沈哈的對口合作不斷深化。 沈哈工業園載體集聚示范作用繼續發揮。

五年來,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F行標準下,全省62.5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778個貧困村全部掛牌??箵粢咔槿〉弥卮蟪删?,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全省財政民生支出占公共財政支出的86%以上。300多個,000 new jobs are created in cities and towns every year. The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creased by 27.7% and 46.7%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2017.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3.027 millio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have been improved. The number of production safety accidents and deaths decreased by 89.3% and 52.1%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five years. The people's sense of gain, happiness and security has been continuously enhanced.

五年來,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堅持把黨的全面領導貫穿政府工作各領域全過程,自覺接受各方面監督。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扎實開展“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錘煉過硬本領和勤廉作風。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扎實推進,風清氣正良好政治生態持續鞏固。

剛剛過去的2022年,我省經濟發展遇到多輪疫情反復沖擊和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疊加影響,經濟運行面臨新的下行壓力。我們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決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要要求,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和省委十三屆二次、三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聚焦“六個龍江”建設,推進“八個振興”,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經濟運行總體保持在合理區間,經濟發展取得來之不易的新成績。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7%,居民消費價格漲幅1.9%,城鎮新增就業37.4萬人,剔除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因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9.3%。

一是抓好糧食生產,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實施現代農業振興規劃,大力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品質農業和品牌農業。全國大豆種子擴繁任務超額完成,糧食總產量達到1552.6億斤,連續13年位居全國第一。肉、蛋、奶、蔬菜、冷水魚產量穩步增長,綠色有機食品獲證面積9100萬畝,居全國首位。創新農業生產組織形式和生產方式,累計托管服務面積3035萬畝。繼續鞏固擴大扶貧成果,牢牢守住不大規模返貧的底線。

二是扎實推進工業振興,提高工業經濟質量和效益。出臺22個產業振興專項行動計劃,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9.7%。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冰雪經濟、創意設計產業加速發展。華為、百度人工智能產業基地已開工建設。華大基因等一批科技領軍企業落地龍江,星光數碼冰雪綜合體等10個冰雪產業項目簽約。創意設計企業營業收入增長60%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競爭力增強, 而AC352直升機飛行試驗證據填補了國內空白。尤克半導體的8英寸碳化硅晶體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傳統優勢產業邁向中高端,益海嘉里現代農業產業園陸續投產,沃爾沃新平臺三款新車型落地。

三是積極促進消費回升,服務業保持穩定增長。發放消費券4.5億元,拉動消費89.9億元。數字商務、平臺直播、電子商務等新業態快速發展,網絡零售額720億元,增長11%。哈爾濱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獲批,快遞進村基本實現全覆蓋。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營利性服務業新增企業819家?!岸∠阌媱潯鄙钊雽嵤?,中國石墨等3家企業境內外上市。

四是著力構建科技創新體系,不斷提升發展內生動力。實施科技重大專項“揭牌”機制,38個項目成功揭牌。深入實施科技成果產業化專項行動,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增加867家。航天高端裝備未來產業科技園、3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獲批,哈大齊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佳木斯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獲批建設。

五是加快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發展潛力不斷增強。舉辦省級招商活動12場,簽約項目1195個,簽約金額6722億元。全省總投資1000萬元及以上項目利用內資2975.5億元,增長47.9%。全年實施重點項目3445個,全年投資3077.2億元,其中省重點項目500個,投資2265.7億元,增長25.3%。深聯航大型無人機、邢珊醫療等重點項目落地,伊春至鐵力高鐵等項目加快推進,鯤鵬生態創新中心等項目建成,哈爾濱國家互聯網骨干直聯點開通運營。

第六,繼續擴大改革開放,進一步增強發展活力?!昂喺艡?、加強監管、改善服務”改革深入推進,創業便利度等16項營商環境評價二級指標進入全國先進行列。穩定市場主體綜合措施,關于振興發展民營經濟的若干意見等政策出臺,省市縣鄉四級干部行動落實,減稅降費退稅375億元以上。有565個,全省新注冊市場主體10000家。地方國有企業營業收入和利潤分別增長13.5%和26.4%。對外貿易規模繼續擴大。全省進出口總額2651.5億元,增長33%,其中對俄羅斯進出口總額增長41.3%。中俄黑河公路大橋、通江鐵路大橋投入運營,跨境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龍巖與廣東合作取得新進展,深哈工業園注冊企業506家。

第七,穩步鞏固生態優勢,加快綠色轉型步伐。統籌風景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完成造林122.6萬畝,草地恢復治理22.2萬畝,濕地恢復1萬畝。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優良天數比例為95.9%,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為74.8%。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超過2000萬千瓦,占總裝機容量的47%。打造“隆林快貸”系列金融產品,加速生態產品價值轉化。

第八,統籌惠民補短板,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5%和9.8%,基本生活救助惠及180多萬困難群眾。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4.2%?;踞t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左右,“龍江惠民保險”參保人數突破500萬。新增普惠性幼兒園457所,義務教育鞏固率和高中及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繼續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兩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獲得批準, 國家呼吸區域醫療中心和四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開始建設。北京冬奧會取得4金2銅的成績,哈爾濱和七臺河市獲得“奧運冠軍城市”稱號。

九是積極防范和化解各類潛在風險,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有效應對多輪聚集性疫情的沖擊,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健康。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和百日會戰,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把握“三包”支出底線,積極防范化解政府債務、金融、房地產等領域風險,深化信訪突出問題解決,基本建立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此外,國防動員、退役軍人事務、民族宗教、文化旅游、供銷合作、統計審計、廣播電視、檔案史志、參事文史、邊境管理、地震氣象、人民防空、外事僑務、援藏援疆等各項工作及婦女兒童、老齡和殘疾人事業都取得新進展。

各位代表,回顧過去的工作,成績來之不易,根本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這是省委科學決策、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結果,是省人大、省政協和社會各界有效監督、鼎力支持的結果,是全省人民攻堅克難、奮力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離退休老同志,向駐省中央直屬單位、駐省解放軍指戰員、武警部隊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隊伍指戰員,向所有關心支持黑龍江振興發展的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感謝并致以崇高敬意!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消費尚未根本回升,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和民營經濟保持較快增長具有挑戰性;科技成果轉化、招商引資、優化營商環境需要持續努力;經濟總量不大,發展速度不快,產業結構不優,質量效益不高,亟待解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務依然繁重;一些政府系統干部思想不夠解放,干事創業激情不足,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依然存在,提高轉變作風能力任重道遠。我們必須正視問題和挑戰,努力做好工作, 決不辜負全省人民的期望。

二是未來五年奮斗目標和2023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

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的關鍵時期。我們要肩負起使命的責任,積極作為,按照第二十次黨代會的戰略部署,貫徹落實黨的十三大、十三屆二中、三中全會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要求,做好“三大文章”,加快建設“六條龍江”,推動實現“八個振興”,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更充分釋放的振興發展之路。

一是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為龍江發展積聚新動能。堅持質量第一,以質取勝,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優化三次產業結構,著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建設農業強省和工業強省步伐,讓高質量成為龍江發展的鮮明特色。二是著力實施創新驅動,打造龍江發展新優勢。堅持創新驅動推動高質量發展,在優勢領域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推動科技成果高質量地方轉化,促進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加快產學研一體化發展, 充分釋放全社會的創新和創造力。三是著力深化改革開放,打造中國向北開放新高地。堅持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加快補齊體制機制短板,著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的國際化營商環境,深度融入“一帶一路”,更好統籌貿易、投資、渠道、平臺建設,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把龍江打造成中國向北開放新高地。四是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彰顯美麗龍江河新面貌。堅持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加強生態修復和污染治理,促進生態價值轉化, 從而使龍江成為“碧水青山是無價之寶,冰雪也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地。五是著力改善民生,共享幸福美好新生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共同富裕方向,多元化促進就業創業,多層次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著力補齊民生領域短板,在發展中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龍江人民。六是著力轉變工作作風,提高效率,展現新氣象。堅持把改進政府系統干部作風作為振興發展的重要保證,鼓勵各級干部大膽探索,勇于擔當, be diligent and dedicated, and further promote the building of a clean and honest party style and the fight against corruption, so that loyalty and cleanliness will become the most prominent spiritual symbol of Longjiang cadres.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做好政府工作意義重大??偟囊笫牵簣猿忠粤暯叫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戰略部署,圍繞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更好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著力提升糧食綜合產能,加快建設農業強省,積極推進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保持社會大局穩定,深化全面從嚴治黨,加快建設“六個龍江”、推進“八個振興”,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龍江實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開好局起好步。

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糧食產量保持在1500億斤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以上,城鎮失業率控制在6%以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9%左右,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上述目標與國家預期增長目標相一致,與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確定的未來五年目標相聯系,適應激發市場主體的動態活力,符合發展基礎和必要條件,通過綜合考慮需求和可能性可以實現。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我們要堅定發展信心,保持戰略定力,科學把握時與勢,辯證看待危與機,以斗爭精神迎接挑戰、以奮進拼搏開創未來,確保實現全年目標任務,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奠定良好基礎。

一是牢牢把握戰略引領堅定信心。黨中央高度重視龍江振興發展,習近平總書記三年內兩次考察黑龍江,親自為龍江發展把脈問診、指路定向。黨的二十大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行了戰略謀劃,明確作出“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的戰略決策,為新時代龍江全面振興注入了強大動力、帶來了重大戰略機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親切關懷和科學指引是龍江再創新輝煌的信心所在,只要我們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錨定黨的二十大確定的目標任務,搶抓機遇、感恩奮進,就一定能推動龍江發展重振雄風、再創輝煌。

二是深刻把握發展大勢堅定信心。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面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砥礪前行,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應對超預期因素沖擊,保持了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隨著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政策的落實,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的疊加發力,今年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黨中央對發展大勢的精準判斷是龍江再創新輝煌的底氣所在,只要我們準確把握面臨的形勢任務,堅決貫徹黨中央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保持定力、篤定信心、真抓實干,就一定能推動龍江經濟整體好轉、穩健前行。

三是發揮潛在優勢,堅定信心。龍江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是國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重型裝備生產制造基地??平虒嵙π酆?,生態優勢突出,對外開放區域優勢明顯,高質量發展基礎堅實。廣東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描繪了新時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的宏偉藍圖,為我們在發展中把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贏得主動、贏得主動、贏得未來指明了方向和路徑。特色比較優勢和巨大發展潛力,是龍江再創新、再輝煌的希望。只要我們堅持揚長避短, 揚長補短,優勢疊加成勝勢,激發潛力,增加動力,一定能推動龍江振興,闖出新路,實現跨越。

四是保持昂揚奮進,堅定信心。全省廣大干部群眾對美好生活充滿期待,對振興發展高度認同,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熱切期盼。他們在抗擊疫情和創業中表現出了昂揚的精神狀態和不屈不撓的態度。3100萬龍江人民對振興發展的強烈愿望,是龍江再創新、再輝煌的力量所在。只要我們繼承和發揚東北抗聯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始終保持夢想腳踏實地、敢想善為、團結奮斗、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夠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從藍圖走向現實、從愿景走向繁榮。

做好今年工作,我們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六個統籌”重要要求,著重把握六個原則,掌握工作主動權,打好發展主動仗。一要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發展才是硬道理,依靠發展才能解決前進中的問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合理增長和結構優化升級相統一,在提高質量和效益的基礎上實現經濟較快增長。二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尊重規律、守正創新,增強支持政策措施的針對性有效性連續性,穩住經濟基本盤,促進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在夯實“穩”的基礎上,進一步激發“進”的動能,著力擴總量、優結構、增效益,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三要堅持推進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擴大內需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新需求引領新供給,用新供給創造新需求,充分釋放消費和投資潛力,實現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動態平衡和良性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以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效推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開好局起好步。四要堅持依靠改革開放創新增強動力活力。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統籌推進理念開放、產業開放、要素開放、制度開放,Promot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with high-level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Coordinate and promote multi-level and all-round innovations such as thinking innovati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mechanism innovation to stimulate new vitality, shape new kinetic energy and expand new space for re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Fifth, we must adhere to overall development and security. Unswervingly implement the overall national security concept, 堅持底線思維和風險意識,堅決擔負起維護國家“五大安全”的政治責任,更好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著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六要堅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實施民生振興規劃,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牢牢把握民生基本底線,加快補齊民生領域短板,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不斷提高生活質量,不斷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實。

代表們,有困難就有勇氣,有磨練就一定會成功。要進一步增強做好各項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保持銳意進取的激情,敢于擔當、善作善成,擼起袖子加油干,努力推進全面振興、全面振興,在振興國家的偉大事業中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

三。2023年重點工作安排

(一)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堅持把經濟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著力構建“4567”現代產業體系,做強189個重點產業鏈,以現代產業高質量發展有效推動經濟增長。

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和工業數字化,推進哈爾濱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和中國移動大數據中心擴建工程,開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加大5G、千兆城市、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新增50個以上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加快發展生物工程和生物產業,實施生物經濟“雙百”工程,建設華大基因寒溫帶國家基因庫、富爾嘉北方美谷等100個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超100億元, 并推進北科生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分中心等創新平臺和生物信息融合、細胞、再生醫學等產學研聯盟建設。培育壯大冰雪產業,不斷提升冰雪基礎設施服務能力,豐富產品供給,辦好哈爾濱國際冰雪節等節慶活動。著力構建創意設計產業生態鏈,圍繞工業設計、服裝設計、平面設計、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延伸“設計+”產業鏈,以創意設計推動特色產業高質量轉型升級。加大對成長性好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發展“四大經濟體” 是塑造振興發展新引擎的關鍵。只要敢于無中生有,善于無中生有,就一定能變道超車,實現跨越式發展。

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一批新材料、航空航天、高端裝備等新增長動能,努力培育經濟穩定增長的優質主體。啟動新一輪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專項行動,延伸石墨深加工產業鏈,推動先進有色金屬材料等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哈飛中型多用途直升機、機場航空制造產業園等項目開發制造,繼續擴大航空航天產業規模。圍繞新型顯示、半導體材料、衛星制造開展精準招商,加快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建造一個自主可控的, 國內一流的高端智能農機裝備制造基地。組織發電設備智能制造等企業和相關科研院所加快創建國家級和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

推動傳統優勢產業邁向中高端。推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為傳統產業賦能升級。推動優質農副產品加工高端化、集群化發展,不斷延伸和拓展產業鏈。打造一批跨境加工基地和國際營銷中心,支持紡織服裝等輕工業突破性發展。加大醫藥產業研發投入,鼓勵醫藥企業增品種增效。推動大慶沃爾沃做大做強,帶動汽車產業鏈提升能級。大力實施“降油增化”,積極推進煤化工熱電一體化工程, 延伸現代煤化工和精細化工的產業鏈。加快頁巖油產業化商業開發,保持原油產量3000萬噸,天然氣產量增加到57億立方米以上,煤炭產量7100萬噸,新能源新建裝機2500萬千瓦,支持地方釋放優質煤炭產能,加快資源城市轉型發展。傳統產業是振興發展的堅實基礎和寶貴財富。要推動龍江傳統優勢產業驚人的蝶變和涅槃重生。

促進產業集群的發展壯大。實施產業基地改造工程、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工程,建設智能制造試驗區。著力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經濟社會效益顯著的產業集群,重點推進軍民融合、哈爾濱生物醫藥、佳木斯高端玻璃、綏化生物發酵等產業集群建設,打造大慶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工、橡塑三大百億產業集群。

(2)大力實施擴大內需戰略?;跀U大內需的戰略基礎,從供需兩端共同努力,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增加消費場景,實現高水平供需的良性循環和動態平衡。

積極推動消費恢復、擴大、提質、升級。做好汽車、家電等系列主題促銷活動,力爭全年發放消費券6億元。因城施策,對新市民、二孩三孩家庭實行優惠政策,加大住房商業貸款、公積金貸款、購房券等支持力度,促進剛性和改善性住房消費。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布局,拉動新能源汽車消費需求。完善規模以上企業激勵政策, 力爭新增企業500家以上。實施電商直播千企幫企,積極發展農村電商。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以上。

繼續擴大有效投資。實施1000個省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3000億元,確保年度投資500萬元以上在建項目1萬個,總投資1萬億元。加快大慶聚碳酸酯、深圳聯合飛機大型無人機等重點項目建設;推進哈爾濱至綏化至伊春高速鐵路二期、鶴崗至伊春高速公路、哈爾濱機場、新開付嘉鐵路改造、哈爾濱至北安高速公路、齊齊哈爾機場改擴建項目建設;推進松花江連接、烏蘇里江整治等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和建設。抓住國家政策窗口,在城市更新和鄉村建設方面規劃實施一批項目。

推動服務業加快發展。圍繞擴大內需、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服務業立足新需求、開拓新市場、增添新動能。落實43條促進困難行業恢復發展措施,對服務業就業容量大、受疫情影響嚴重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文化旅游、客運等行業進行精準幫扶,支持恢復發展。抓住旅游市場回暖的機遇,多平臺、多維度宣傳龍江旅游,辦好第五屆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和第十三屆中俄文博會,鞏固提升“北方之美在黑龍江”的品牌形象。豐富優質旅游產品供給,圍繞“全景規劃、四季體驗、全要素集聚”,打造一批冰雪游、避暑游、上路游、楊康游、紅色游等精品旅游線路。推動商貿流通設施升級,加快重點農產品批發市場冷鏈物流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級,提高農產品進城和消費品下鄉效率。深入實施“丁香計劃”,全年新增輔導企業5家以上,掛牌申報企業8家以上,重點孵化企業40家以上。我們要采取多種措施支持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努力把生產性服務業搞活, 并讓生活服務業更有“煙火氣”。

(三)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強省。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振興發展的重要內容,研究制定農業強省建設規劃,鞏固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協同推進農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整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快建設農業強省。

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基礎。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糧食種植面積保持在2.18億畝以上。繼續優化調整種植結構,堅決落實國家大豆擴種任務。實施耕地輪作試點,推廣黑土地保護“龍江模式”和“三江模式”,建設高標準農田840萬畝,保護和利用好“耕地大熊貓”黑土地。建設國家大豆種子基地。爭創高端智能農業機械裝備推廣應用領先區。深入推進新一輪優質糧食工程,努力提高糧食儲存和調控的安全保障能力。我們要把確保糧食安全作為重中之重,更加放心、更加安全地為“中國糧食”做出更大貢獻。

培育現代農業競爭新優勢。深入實施現代農業振興計劃,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圍繞“糧頭吃尾”和“農頭工尾”,大力發展糧畜產品精深加工,推動農村產業全鏈條升級。農產品加工轉化率超過66%。發展科技農業,加快佳木斯農業高新區建設,著力打造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主要技術到位率超過95%。發展綠色農業,統籌秸稈綜合利用和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9400萬畝。發展優質農業, 建立國家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省級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發展品牌農業,培育壯大以“優秀黑土產品”為主導的農業品牌體系,讓“最好、最綠、最香、最安全”的農產品走向全國。作為農業大省,我們要加快建設農業強省,在農業強國建設中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

努力創造一個實踐大食品概念的先鋒場所。全面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依托農業農村特色資源,培育富民增收產業,采取多種措施增加農民收入。加強能繁母豬和優勢豬產能保護,發展高端肉牛養殖,加快建設萬頭奶牛場和奶奶一體化大型奶牛場,肉、蛋、奶產量超過925萬噸。做好“土特產”這篇文章,以鵝絨深加工為牽引,推動鵝產業全鏈條高質量發展;建設冷水魚和森林食品生產供應基地,水產品產量超過70萬噸, 森林食品產值超過670億元;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果蔬產量680多萬噸,鮮食食用菌產量370多萬噸;做大做強寒地龍藥材產業,支持伊春、大興安嶺建設全省中藥材產業發展先行示范區。

扎實推進農村建設和農村改革。繼續鞏固和擴大扶貧成果。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提升五年行動和美麗宜居鄉村示范。進一步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開展第二輪土地延包和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壯大和優化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環境,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加快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繼續推進全省農業生產托管服務,服務和帶動好小農戶。

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好縣域經濟的“競爭力”,堅持產業立縣,突出優勢特色,強化引領作用,在縣域培育形成1-2個支柱產業。著力提升縣域綜合承載能力,促進城鄉要素資源和優勢產品的整合和流動,加快城鎮化進程。改善和提升墾區、林區、礦區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加快與區域的融合發展。改善邊境地區的基礎設施條件,加快邊境地區村莊和林場的發展,更好地促進邊境地區的繁榮和富裕,穩定和安全邊境地區。

(4)繼續加強招商引資。堅持大招商、大招商,充分發揮我省資源、生態、科研、產業優勢,采取務實高效措施,推動招商引資規模突破、結構優化、質量提升。要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發展的源動力,把龍江打造成各類市場主體投資的洼地和產業發展的沃土。

提高招商引資的質量和效率。緊盯重點產業招商,以“五頭五尾”“4567”現代產業體系為重點,繼續延伸鏈條、補充鏈條、強化鏈條。抓好重點領域招商引資,依托龍粵合作,吸引長三角、京津冀、港澳臺、日韓投資。突出頭部企業招商,對接優秀企業,吸引單項冠軍、隱形冠軍、專業化創新型“小巨人”企業,鼓勵投資者在我省設立生產總部、區域總部、R&D等功能性機構。用好招商引資平臺,制定開發區創新發展意見, 增強開發區項目承載能力,依托中俄博覽會、哈洽會、亞布力論壇等展會平臺,增加新興產業吸引力。做好“以商招商”和“對內招商”,促進產業集聚發展。實際利用內資增長35%以上,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0%以上。

加快投資項目落地。緊盯項目落地率、資金到位率、投資完成率,著力推進簽約項目由協議到合同、由合同到施工、由在建到竣工投產的轉變,加快推進省招商活動重點簽約項目落地。開辟綠色通道,實行“一會三信”、承諾制審批、征地即開工等措施,實行“領導擔保+專班+首席服務員”的工作機制,推行“專區+專班+專員”的服務模式,為項目落地提供全周期、全鏈路保障。

優化招商引資工作機制。編制高質量的招商項目清單,加大招商宣傳力度,提高產業招商和精準招商水平。創新招商模式,構建政府引導、招商部門運作、經營代理服務、園區承載的招商運營體系。強化投資保護,實施招商績效專項考核辦法,完善量化考核和激勵機制。

(五)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始終聚焦創新,堅持“向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方向發展”,加強以企業為導向、以市場為導向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推動產業鏈和創新鏈對接融合,依靠創新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

圍繞重點行業,組織產學研攻關。建立健全科技創新多元化投入機制,繼續保持省級科技專項資金20%的增長,大力實施數字經濟、生物經濟、高端裝備、新材料等重點領域專項。完善科技攻關組織機制,進一步發揮企業在創新中的作用,引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聯合攻關一批關鍵技術,突破一批產業和技術難題,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更大貢獻。

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以企業為科技成果轉化的核心載體,加快培育科研基地和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深入實施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產業化專項行動,每年轉化重大科技成果500項左右。搭建技術交易服務平臺,匯集科研項目、可轉化成果、風險投資等要素,推動形成企業、高校、院所、園區、中介機構、投資機構精準對接機制。圍繞重點產業建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產業技術研究院等創新聯盟, 并組織150個以上聯合研究轉化項目,使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成為振興發展的“最大增量”。

培育壯大科技型企業。深入實施“新一輪高新技術企業三年行動計劃”,高新技術企業新增800家以上。全面落實R&D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支持高技術、高成長、高附加值企業發展壯大。引導孵化載體完善功能,以專業化、市場化手段孵化更多科技型中小企業。用好哈洽會、深圳國際人才交流大會等平臺,吸引科技投資,引進更多科技型企業和科研機構。深化與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科技合作, 在航天等關鍵領域與俄羅斯開展國際科技合作。大力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的良好發展環境,高效配置各類科技創新資源,使科技創新更加經濟有效。

提高創新平臺的支撐能力。高水平建設現代農業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圍繞頁巖油氣、現代農業等領域規劃布局省級實驗室。加快構建大學大院周邊創新創業生態圈,建設高質量航天高端裝備未來產業科技園。推動哈大齊自創區協同發展,促進省級高新區提質增效。圍繞搭建吸引人才、培養人才的創新平臺,充分利用“新時期龍江人才振興60條”,實施頭雁、春燕、龍江學者等人才支持計劃,積極申報國家吸引人才、培養人才示范基地, 全面引進和留住各類優秀人才,為人才創業種下沃土,充分釋放創新活力。推動全民科學素質不斷提高,為創新龍江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六)繼續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堅持把改革作為推動發展的“關鍵一招”,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通過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

深化國有和國企改革。實施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進一步優化國有資本布局,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管好資本,放開經營。堅持分類改革,完善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完善市場化運行機制,進一步增強國有企業發展活力。支持北大荒集團“三大一航母”建設,鼓勵森工集團探索資源資本化發展道路, 推動龍梅集團聚焦主業重組,提升發展質量。推動國有企業在構建發展新格局中承擔更大責任、發揮更大作用。

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深入貫徹《關于振興和發展民營經濟的若干意見》。對國企和私企、本土企業和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充分發揮社會資本在充分競爭領域的作用,進一步拓展民營經濟發展領域。支持省內中央企業、省內地方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在技術研發、產業鏈延伸、產業配套等方面開展合作。提高民營企業在政府采購中的份額,確保政府采購對中小企業的預留份額在30%以上。促進中小企業的梯度成長,加快培育專業化創新型中小企業, 制造業中的“小巨人”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發揮各級干部在企業機制中的作用,主動為民營企業排憂解難、辦實事。培育和弘揚企業家精神,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的產權和企業家的合法權益,讓民營企業在龍江生根、茁壯、成林。

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以“跑龍套”為導向,打造環節最簡單、材料最少、時限最短、成本最低、便利性最好、企業和群眾滿意度最高的特色營商品牌。落實穩經濟、助企業脫困政策,降低市場主體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化“簡政放權、加強監管、改善服務”改革,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全面推行行政許可清單制度,著力推進“辦好一件事”改革。構建“智能稅” 降低收集成本。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下大力氣推進證照分離。完善營商環境法律法規,細化量化改善營商環境的目標任務,構建國內先進的考核評價體系。要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構建新型政商關系,讓國企敢做、民企敢闖、外資企業敢投。

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深化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建立權責明確、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省市縣財政關系。著力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積極發展數字金融和金融科技,深入推進“銀稅互動”,降低綜合融資成本,精準支持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充分發揮政府融資擔保機構增信、分散風險的作用,促進金融“活水”加速流動 到實體經濟。大力推進省級農村信用社綜合改革。用好龍江現代產業投資引導基金,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支持產業振興。

(七)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共建,積極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鞏固對俄合作優勢,大力推進開放龍江河建設,努力打造中國向北開放新高地。

推進全方位對外開放。深入實施新時代推進高水平開放發展。全面提升對俄合作承載能力,加強對俄遠東戰略對接,鞏固提升對俄農林漁業投資合作,增加機械設備、消費品出口,增加大宗商品進口。對接RCEP等區域協定,實施一系列穩定外貿措施,擴大進出口規模,努力形成鞏固東北亞、拓展東南亞、輻射歐洲、連接美洲、連接中東非洲的多元化市場。

構建互聯開放的渠道。提高通關能力,推進口岸、后方線路等配套設施建設,提高黑河公路橋、通江鐵路橋運營效率。完善跨境基礎設施,建設哈爾濱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和國際物流集散樞紐、綏芬河-東寧邊境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完善哈爾濱、綏遠、俄羅斯、亞洲、哈爾濱、俄羅斯陸海聯運,加快中俄遠東天然氣管道建設。提升貿易便利化服務水平,打造“龍貓通”國際貨物貿易綜合平臺。加快漠河水運口岸擴大開放進程。

打造開放平臺。加快構建開放合作新平臺,推進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冰雪運動示范區建設,高標準規劃建設黑瞎子島中俄國際合作示范區。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推進行動計劃”,穩步擴大機構開放。推動哈爾濱新區、哈爾濱空港經濟區、綏芬河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子商務綜合實驗區、邊境(跨境)區創新發展。

發展跨境產業合作。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合作,支持有實力的企業與央企、省外企業合作,打造特色跨境產業鏈和產業集群。建設面向國際市場的高水平出口產品加工區,重點建設哈爾濱等7個出口消費品加工區,培育黑河等5個進口農副產品加工集聚區。促進互市貿易的恢復和發展,支持進口互市貿易貨物的落地加工。支持境外園區開發建設,形成境內外良性互動。要以開放爭取資源,以開放壯大經濟,以開放拓展市場,以開放贏得未來。

(八)鞏固提升綠色發展優勢。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扎實推進生態振興規劃,共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努力建設“碧水青山是無價資產,冰雪也是金山銀山”的實景之地。

協調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建立“常林+河胡昶+田長”聯動機制,不斷加強生態環境系統保護和綜合治理。繼續實施小興安嶺-三江平原山水林田湖草重大生態修復工程??茖W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計劃完成造林面積100萬畝。推進24條中小河流重點斷面治理,加大黑土耕地侵蝕溝治理力度。

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加快編制市、縣、鄉三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高效集約利用國土空間。加快發展林下經濟,釋放森林的水庫、錢Ku、糧庫、碳庫功能。加強綠色能源發展,打造哈大齊新能源產業帶,打造東部新能源產業集聚區,推進伊春五星等抽水蓄能項目建設。大力發展綠色礦山和智慧礦山,嚴格執行最低開采規模準入制度。穩步推進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探索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推動大興安嶺生態產品價值試點成果轉化。我們應該走龍江綠色發展之路, 讓青山常在,綠水常流,空氣常鮮。

(九)做好民生工作。進一步采取惠民生、暖人心的舉措,著力解決人民群眾的燃眉之急和后顧之憂,著力做好民生工作,真正為人民群眾解難增福。

實行就業優先的政策。深入實施以大促就業、以創業促就業、以公共服務促就業、以職業技能培訓穩就業、支持發展新型就業形式等工程。,全省城鎮新增就業30多萬人。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統籌做好農民工和退役軍人就業工作,幫助5萬多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深入實施技能龍江行動,開展城鄉勞動者職業技能培訓補貼25萬余人次。

加固社會保障網。穩步推進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和平滑銜接,確?;攫B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喪葬補助制度。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完善社會救助體系,不斷提高城鄉低保水平,惠及130萬城鄉低保對象。加強對低收入人口的動態監測和援助,并向低收入群體提供特別援助,如最低生活保障金。開展龍江“守夕陽”基本養老服務, 實施困難老年人家庭的老齡化改造。擴大慢性病和特殊疾病門診直接結算病種范圍,將門診費用異地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增加一倍。擴大“龍江惠民保險”覆蓋面,優化保障功能。

搞好人民滿意教育。實施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加快建設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級示范縣。落實義務教育“雙減”政策,確?!半p減”工作取得實效。全面推進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改革,補充農村“特崗教師”。推進高中階段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繼續開展縣級普通高中托管幫扶, 并完成全省高考標準化考點升級建設。促進學生體質健康,建設17個近視防控試點縣。推進新一輪全省10所高水平大學和141個優勢特色學科建設,優化調整全省高校和專業集群建設,重點建設35所職業學校和100個“雙高”“雙優”工程專業(群),加快推進職業教育與產業集群融合示范區共建。

推進“健康龍江行動”提檔升級。繼續推進優質醫療資源拓展和區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設3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4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和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推進省疾控中心異地新建二期工程。推進國家衛生大數據信息基礎、衛生與健康政務服務等項目建設和應用。招聘醫學院校學生補充鄉鎮衛生院,確保每個鄉鎮衛生院平均服務醫學畢業生不少于3人。完善積極生育支持措施,促進托幼服務健康發展。3歲以下嬰兒的托兒所總數為64,300個。

著力改善人民生活條件。加快改善城鄉居民住房條件,改造30萬個城市老舊小區,繼續推進城市棚戶區改造和保障性租賃房建設。更新改造城市老舊燃氣管網900公里,新建改造污水管網1500公里。

推動文化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加快新建省級博物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深入推進省級“智慧圖書館”和“公共文化云”平臺建設。舉辦了社區文化藝術節、廣場舞表演等一系列群眾文化活動,開展了“傳承歷史記憶,展現黑土風采”主題展覽。建設300多個全民健身場館和設施,免費或低價向公眾開放公共體育場館。

深入推進“平安龍江”建設。開展“法律援助惠民生”系列專項行動。提早打擊黑惡犯罪,快速打擊“八類案件”,大力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全面加強道路交通、消防、城鎮燃氣、礦山、危險化學品等重點行業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置能力。堅持和發展新時代“喬峰經驗”,弘揚新時代“東萊精神”,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努力把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化解在基層。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堅決遏制增量,化解存量。繼續排查金融風險和隱患。做好保交付、保民生、保穩定工作,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大力支持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推進高質量國防動員體系建設,加強軍地戰略規劃統籌、政策制度銜接和資源要素共享,加強后備力量建設和運用,加強邊防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退役士兵保障制度,深化全民國防教育,繼續鞏固軍政軍民團結。

(十)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新時代新征程新使命,要展現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各級政府要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各項工作全過程,牢記“三個務必”,堅持執政為民、夙夜在公、擔當盡責,全力建設勤廉政府。

全面加強政治建設。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善于用政治眼光觀察和分析經濟社會問題,善于從講政治的高度思考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要經常與黨中央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對標對表,及時校準偏差,強化執行落實,不折不扣推動黨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扎實推進依法行政。在法治軌道上推動各項工作,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嚴格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重大行政決策必須履行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程序。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工作監督,自覺接受政協民主監督,主動接受監察監督、社會和輿論監督。全面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解決問題、推動發展的能力,讓依法辦事蔚然成風。

深化能力作風建設。持續深入開展“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強化學思踐悟,大力弘揚擔當實干精神,用好“四個體系”落實機制,推動各項目標任務落實落地。加強調查研究,深入基層解剖麻雀,察實情、干實事、謀實招、求實效。持續深化糾治“四風”,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為基層減負。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堅持“三個區分開來”,更好激發廣大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政府各級干部要敢于斗爭、擔當作為,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永葆清正廉潔本色。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扎實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深化整治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的腐敗,嚴肅懲治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各類腐敗問題。鍥而不舍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節用裕民、精打細算,提高財政資金配置使用效率,以政府過“緊日子”換老百姓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團結就是力量,奮斗開創未來。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堅強領導下,堅定信心,真抓實干,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加快推進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龍江新篇章而團結奮斗!

 
舉報收藏 0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 yumeng
    加關注0
  • 沒有留下簽名~~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友情鏈接:
網站首頁  |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用戶協議  |  隱私政策  |  版權聲明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網站地圖
 
  • 免费看三级黄色片,护士掀开奶罩边躁狠狠躁,亚洲不卡成人网在线看,av经典福利动态图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