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獨特優勢,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組織有關專家在《山東省新型冠狀病毒中醫藥防治方案》(2022年優化第二版)的基礎上,結合近期新發病例,研究制定了《山東省新型冠狀病毒中醫藥防治方案》,供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和相關醫務人員在臨床診療中參考。各地各單位要充分發揮智慧共享中藥房的作用,提供中藥煎藥和配送服務。
全文如下:
新型冠狀病毒的中醫藥防治方案
(2022優化第二版)
新型冠狀病毒屬于中醫疫源性疾病的范疇,由感受疫氣和接觸疫濕毒引起。為充分發揮中醫藥應對傳染病疫情的優勢,強化中醫藥防病作用,突出中醫藥辨證論治特色,結合今年山東氣候變化和流行病學特點,制定本預案。
一.預防方案
(1)中藥預防處方
1.針對一般人群的預防措施
(1)一般聚會
該藥物由黃芪9克、炒白術12克、防風6克、太子參12克、金銀花12克、紫蘇葉6克、甘草3克組成。
功能:益氣固表,祛風清熱。
適用人群:普通人群。
(2)運氣方(五運六氣思想指導下的壬寅年冬季防疫方)
該藥物包括桑葉6克、菊花9克、桔梗6克、甘草3克、五味子3克、黃芩6克、生姜3克。
功能:祛風散寒,清熱潤燥。
適用人群:普通人群。
2.針對特殊人群的預防措施
(1)孕婦預防性處方
該藥物組合物:黃芪9克、炒白術6克、防風6克、黃芩6克、紫蘇梗3克、陳皮6克。
功能:理氣安胎,扶正固表。
適用人群:孕婦。
(2)老年人預防處方
該藥物組合物包括黃芪9克、炒白術12克、防風6克、黨參12克、茯苓12克、陳皮9克、百合6克。
功能:益氣固表,滋陰潤肺。
適用人群:無基礎疾病的老年人。
(3)兒童預防
該藥物包括:黃芪6克、炒白術6克、防風6克、炒白術3克、桑葉6克、藿香6克、貫眾3克、甘草3克。
功能:益氣固表清熱解毒
適用人群:普通兒童。
3.基礎疾病患者的預防處方
(1)糖尿病預防處方
藥物組合物:黃芪9g、白術12g、防風9g、金銀花12g、北沙參9g、麥冬6g、蘆根15g。
Function: nourishing yin, promoting fluid production, dispelling wind and clearing heat.
Applicable people: people with diabetes or high blood sugar.
(2) Preventive prescription for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The medicinal composition comprises 9g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6g of fried atractylodes, 6g of 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12g of Radix Codonopsis, 9g of Ophiopogon japonicus, 3g of Schisandra chinensis, 9g of 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 and 12g of Flos Lonicerae.
Function: benefiting qi, consolidating exterior, nourishing yin and clearing heat.
Applicable people: people with chronic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3) Preventive prescription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s
The medicine comprises 12g of Radix Astragali, 12g of fried atractylodes, 9g of Radix Saposhnikoviae, 12g of Flos Lonicerae, 6g of Fructus Forsythiae, 9g of Radix Platycodi and 6g of Radix Glycyrrhizae.
功能:補肺氣,祛風清熱
適用人群:患有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哮喘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緩解期患者。
(4)癌癥患者的預防處方
該藥物由黃芪12克、炒白術12克、防風9克、金銀花12克、半枝蓮12克、白花蛇舌草12克、甘草6克組成。
功能:益氣固表清熱解毒
適用人群:腫瘤患者。
(5)慢性腎臟病患者預防處方
該藥物由黃芪12克、炒白術12克、防風9克、山藥15克、茯苓12克、薏苡仁21克、金銀花12克、甘草6克組成。
Function: tonifying lung, strengthening spleen, clearing heat and infiltrating dampness.
Applicable people: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remission.
(6) Preventive prescription for immunocompromised patients
The medicine comprises 12g of Radix Astragali, 12g of fried atractylodes, 9g of Radix Saposhnikoviae, 15g of Rhizoma Dioscoreae, 12g of Fructus Ligustri Lucidi, 12g of Eclipta prostrata, 9g of Polygonum cuspidatum, 12g of Flos Lonicerae and 6g of Radix Glycyrrhizae.
Function: invigorating spleen and kidney, nourishing yin and detoxifying.
Applicable people: patients with immune deficiency.
(2) Non-drug therapy
1. Acupoint health massage
Zusanli point and Quchi point are selected.
Massage method: Use thumb or middle finger to press and knead moderately, so as to have obvious feeling of soreness. Massage for 5 minutes each time, 2~3 times a day.
2.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to dispel the plague sachet
用羌活3克、柴胡3克、大黃3克、蒼術3克、細辛3克、吳茱萸3克,研成細末,裝入布袋,掛在胸前,不時聞聞,每2-3天更換一袋,可連續使用1-2周。
注意事項:過敏體質者慎用。
3.中醫浴足
將羌活9g、獨活9g、當歸9g、黃芪9g、桂枝9g、艾葉9g加水煎煮30分鐘。水溫適宜足浴,水位應高于踝關節,身體微汗為宜,每次約15-30分鐘,有扶正祛邪、活血通絡之功效。
1.保持距離,保護好自己。
(1)外出時戴口罩,減少在人群密集場所的活動。
(2)勤洗手??梢赃x擇洗手液(或肥皂)和自來水洗手,也可以使用含75%酒精的洗手液。徹底清洗你的手掌、手背、手指、指尖、拇指以及暴露在外的手腕和前臂。
(3)避免用不潔的手或物體接觸口、鼻、眼等黏膜,不要隨意摳鼻子、揉眼睛;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捂住口鼻,并注意遮蓋。
(4)如需進入公共場所,如包廂電梯、超市、商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必須戴口罩,錯峰進入;觸摸電梯按鈕,使用紙巾,及時洗手。
2.堅持通風,定期消毒。
(1)室內通風每天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
(2)在家中或工作場所,每周至少兩次用75%酒精和稀釋的84消毒液進行消毒滅菌,尤其是接觸過冷凍食品的物品。
3.清淡飲食和均衡飲食
(1)每天適當吃新鮮蔬菜和水果,適當吃肉,多吃大米粥、山藥、蓮子等健脾胃的食物,保證營養均衡。
(2)少吃炸雞、燒烤、膨化食品等高熱量食物;忌食生冷、油炸、粘稠等食物。
(3)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吃飯時不混放餐具,使用公筷;在食堂吃飯自帶餐具。
4.勞逸結合,適當鍛煉
(1)保證睡眠,不要熬夜,每天睡眠時間保持在8小時左右,入睡時間不超過23點,午休時間30分鐘左右。
(2)適當的運動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心情,強身健體。
二、治療方案
(一)成人治療方案
1.無癥狀感染
推薦藥方:金銀花15g、桑葉12g、連翹12g、桔梗9g、蘆根12g、薄荷6g、防風12g、藿香9g、甘草3g。
推薦中成藥:風熱偏熱者,選用復方西陵解毒膠囊(片)、連花清瘟膠囊(顆粒)、疏風解毒膠囊(顆粒);風寒者,選用葛根湯顆粒、方靜顆粒;有濕者,選用藿香正氣(軟膠囊)膠囊(丸、水、口服液)。
2.輕量級選手
(1)寒濕郁肺證
臨床表現:惡寒,發熱或不發熱,干咳,咽干,倦怠乏力,胸悶脹滿,或納差,惡心便溏,齒痕在舌胖側,舌淡或淡紅,苔白膩,脈濕。
推薦處方:蒼術15g、陳皮9g、厚樸9g、藿香15g、草果6g、麻黃6g、羌活9g、生姜3片、檳榔9g。
口干嚴重者,加知母12克,白芍12克。
推薦中成藥:葛根湯顆粒、方靜顆粒。
(2)濕熱蘊肺證
臨床表現:低熱或不熱,輕度惡寒,乏力,頭重身倦,肌肉酸痛,咯痰干澀,咽痛,口干,惡飲,胸悶,煩躁,無汗或少汗,惡心,納差,便溏或黏便,舌淡紅,苔厚或薄黃,脈滑或濕。
推薦方劑:檳榔9g、草果9g、厚樸12g、知母12g、黃芩12g、柴胡15g、白芍15g、連翹15g、青蒿12g(以下)、蒼術15g、大青葉15g、甘草6g。
推薦中成藥:連花清瘟膠囊(顆粒)、復方西陵解毒膠囊(片劑)、苦肝顆粒、金華清肝顆粒、柴銀顆粒、銀翹解毒顆粒。
3.普通類型
(1)濕毒郁肺證
臨床表現:發熱,咳嗽少痰,或痰黃,氣短,腹脹,便秘,舌紅暗,舌胖,舌苔黃膩或干,脈滑或細。
推薦處方:炙麻黃6克、苦杏仁9克、石膏30克(先炒)、薏苡仁30克、白術12克、藿香12克、青蒿12克(下背)、虎杖15克、蘆根30克、葶藶子9克、化橘紅12克、甘草6克。
肌肉酸痛,加羌活9g;痰多咳嗽困難者,加30g瓜蔞;熱毒嚴重者加金銀花15克、連翹15克、貫眾12克、桔梗12克;疲勞明顯者,加西洋參6g或太子參12g。
推薦中成藥:清肺排毒顆粒、宣肺排毒顆粒、連花清咳片、痰熱清膠囊。
(2)寒濕阻肺證
臨床表現:低熱、少熱或不熱、干咳、痰少、乏力、胸悶、胃脘脹滿或惡心、便溏、舌淡或淡紅、苔白或膩、脈細。
推薦處方:蒼術15g、陳皮12g、厚樸12g、藿香12g、草果6g、麻黃6g、羌活12g、生姜3片、檳榔9g。
推薦中成藥:三寒石化顆粒。
4.重型
(1)疫毒閉肺證
臨床表現:體熱持續或忽冷忽熱,咳嗽少痰,或痰黃,腹脹便秘,胸悶氣短,咳嗽喘息,動則喘息,舌紅,苔黃膩或黃燥,脈滑。
推薦處方:炙麻黃6克、苦杏仁9克、石膏30克(先炒)、瓜蔞30克、生大黃6克(后下)、葶藶子9克、桃仁9克、草果6克、檳榔12克、蒼術12克、甘草6克。
持續高熱者,加葛根15g、柴胡15g、羚羊角粉0.6g(分次服用)。
推薦中成藥:化濕敗毒顆粒。
(2)氣營二燒證
臨床表現:高熱、煩渴、氣短、譫妄、視物模糊或皮疹,或吐血、鼻衄或肢體抽搐,舌紅少苔或無苔,脈沉細,或數脈。
推薦處方:石膏30-60g(先煎),知母30g,生地30-60g,水牛角30g(先煎),赤芍30g,玄參30g,連翹15g,牡丹皮15g,黃連6g,竹葉12g,葶藶子15g,甘草6g。
胸悶氣短者,加15g桑白皮的;口渴者加蘆根18克,北沙參12克,石斛12克。
推薦中成藥:安宮牛黃丸、喜炎平注射液、血必凈注射液、熱毒寧注射液、痰熱清注射液、醒腦靜注射液等。
5.臨界類型
內閉外脫證
臨床表現:呼吸困難,頻繁喘息或需機械通氣,頭暈,煩躁不安,汗出肢冷,舌質紫暗,舌苔厚膩或干,脈寬無根。
推薦處方:人參15g,黑順片(先炒)9g,山茱萸15g。吃蘇合香丸或者安宮牛黃丸。
推薦中成藥:喜炎平注射液、血必凈注射液、熱毒寧注射液、痰熱清注射液、醒腦靜注射液等。
6.恢復期
(1)肺氣虛證
臨床表現:氣短、乏力、納差、惡心、飽脹、便溏或便溏不適,舌質淡胖,苔白膩,脈細。
推薦處方:炙黃芪30g、黨參15g、茯苓15g、法半夏9g、陳皮9g、藿香9g、砂仁6g(下)、炙甘草6g。
口渴者,加玉竹15g,石斛15g,山藥15g。
推薦中成藥:玉屏風顆粒。
(2)氣陰兩虛
臨床表現:乏力、口干、多汗、厭食、少紅苔、脈細弱。
推薦方劑:竹葉9g,石膏15g(先炒),黨參15g,麥冬12g,粳米30g,炙甘草6g。
黃芪18克,白術12克,15克;對于疲勞和多汗的病人添加小麥;如果不想吃,加炒神曲12g,山藥12g,炒麥芽12g;口干者加玄參12克,石斛12克,五味子6克。
推薦中成藥:養陰清肺丸。
(2)兒童治療計劃
1.輕量級選手
疫毒攻表證
臨床表現:不發熱或低熱或突然高熱,咳嗽少痰,或咽痛,頭痛,全身酸痛,或乏力,嘔吐,便溏,舌紅,苔白或黃或膩,脈數。
推薦處方(3-6歲兒童用量):金銀花9g、桑葉9g、連翹6g、桔梗6g、蘆根12g、貫眾4.5g、蒼術6g、藿香6g、甘草6g。
發熱38℃以上者,石膏(先煎)、葛根(18g)、柴胡(15g)可以添加。高熱或有熱性驚厥史者,可加羚羊角粉0.3g(分次服用),鉤藤12g(底部)。咽干咽痛者,可加玄參9g,射干6g;惡心或嘔吐者,加紫蘇葉9g,生姜3片;便秘患者,加大黃3g(下半部)。
推薦中成藥:風熱偏熱者,選用小兒清竅顆粒、抗感顆粒(兒童型)、小兒保胎康顆粒、小兒解感顆粒;對于消化不良(停滯)患者,選用小兒赤翹清熱顆粒和小兒小薺止咳口服液(顆粒);咽喉腫痛嚴重者,選用金蓮清熱泡騰片、開喉健噴霧劑(兒童型);對于咳喘較重的患者,選用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顆粒)、清咳平喘顆粒;風寒者,選用葛根湯顆粒、方靜顆粒;有濕者,選用藿香正氣口服液(不含酒精)和抗病毒口服液。
2.重型
疫毒壅肺證
臨床表現:高熱、頻繁咳嗽、咳痰困難或痰黃、胸悶、呼吸困難、劇烈咳嗽嘔吐、腹脹、便秘、咽部黃、舌紅苔黃膩或干、脈滑。
推薦處方(3-6歲兒童用量):生炙麻黃3g、炒苦杏仁6g、石膏21g(先炒)、甘草6g、藿香6g、厚樸6g、蒼術6g、草果6g、半夏6g、茯苓12g、生大黃3g(下)、炒葶藶子6g。
惡寒嚴重者,加羌活9g;大便溏薄者,去大黃,加薏苡仁15g,車前子9g(炒);嘔吐患者加入9克烤枇杷葉和6克竹茹;熱毒嚴重者,加梔子6克,黃芩9克;明顯乏力者,加黨參9g。
推薦中成藥:連花清瘟膠囊(顆粒)、金珍口服液、安腦丸。
3.恢復期
(1)肺虛脾氣虛證
臨床表現:不發熱或低熱波動,咳嗽無力,氣短,懶倦乏力,自汗,納差,排便無力,或腹脹,便溏,舌淡胖,苔白膩,脈細。
推薦處方(3-6歲兒童用量):黃芪9g、黨參9g、茯苓12g、姜半夏6g、陳皮6g、藿香6g、砂仁6g(下)、炒雞內金12g、炒甘草6g。
低熱者,加青蒿12g,白薇9g;多汗者,加麻黃9g,糯米9g;腹脹厭食者,加厚樸6克,豆蔻6克。
推薦中成藥:小兒科菲顆粒、玉屏風顆粒。
(2)氣陰兩虛
臨床表現:午后或夜間不發熱或潮熱,咳嗽咽干,神疲乏力,口干不欲飲,手足發熱,煩躁不安,舌苔少紅,脈細弱。
推薦處方(3-6歲兒童用量):竹葉6g,石膏15g(先炒),黨參6g,麥冬12g,桑葉6g,烤枇杷葉9g,炒甘草6g。
對于經??人缘幕颊?,加入烤款冬花9克、川貝母3克;下午潮熱,加青蒿12g,地骨皮9g;夜間煩躁者,加豆豉6g,梔子6g;咽干者,加蘆根12g,玉竹9g;便秘加玄參9g,生地9g。
推薦中成藥:蜜煉川貝枇杷膏、養陰清肺口服液。
(3)非藥物療法
1.針灸療法
(1)針刺穴位:列確、合谷、大椎、風池、太溪、太源、曲池、膏藥、、舒歌等。選取以上穴位,針刺補虛止瀉,留針30分鐘,每日1次。在街道、鄉鎮或社區、村衛生室由專業人員負責。
(2)艾灸或穴位貼敷:大椎、舒菲、脾俞、腎俞、鐘山、天突等。,每天一次,每次艾灸40分鐘,穴位敷貼每次可持續6-8小時。在街道、鄉鎮或社區、村衛生室由專業人員負責。
(3)耳針:常用耳穴如肺、下屏、內鼻、支氣管、神門、交感等。通過針刺或壓丸刺激耳穴。耳穴針刺深度以0.1~0.3厘米為宜,上火后留針5分鐘,每隔10分鐘進行一次針刺。耳穴壓丸法是用王不留行貼在相應的耳穴上,不時按壓,放置6~8小時。在街道、鄉鎮或社區、村衛生室由專業人員負責。
2.中醫呼吸練習
(1)八段錦:練習時間約10~15分鐘,建議每天做1 ~ 2次。根據個人身體狀況,能忍就合適。
(2)太極拳:每日1 ~ 2次,每次20 ~ 30分鐘。
(3)呼吸六字口訣:“噓(許)、賀(何)、胡(胡)、云(斯)、吹(楚)、(xi)”,每個字依次重復6秒,推薦腹式呼吸方式。建議每天1-2組,根據個人具體情況調整當天的運動方式。
3.音樂療法
音樂療法屬于心身醫學的范疇,是一種結合了音樂學、生物學、醫學和心理學的治療方法。傷陰屬于肺經之垢。尚調式音樂高亢雄壯,具有“金”的特點??梢月牴澴啾容^慢的商務模式音樂,比如《春江花月夜》,可以適當調節肺部。
附:中藥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項
1.煎藥器具:推薦砂鍋、搪瓷、玻璃器皿、不銹鋼器皿,禁止鐵、鋁、青銅器皿。
2.先將中藥用冷水浸泡45-60分鐘,加水量一般比藥面多2-3厘米。
3.(初煎)先用武火煮沸,再用小火(文火)保持沸騰10分鐘左右,然后倒出。(2)再加水,泡粉就好。大火燒開,再用小火(文火),保持沸騰約15~20分鐘,倒出(或遵醫囑煎服)。分兩次服用400~500ml果汁,每日一劑,早晚飯后半小時服用;必要時每日服用1.5劑,每4~6小時一次。
4.兒童中藥煎服方法與成人相同,分兩次服100~200ml果汁。3歲以下,每日1/2劑量;3~6歲,每日1劑;6歲以上,一天1.5劑。
5.注意藥物的特殊用法,如先煎后滴,包裝后服用。
6.超過藥典的劑量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7.孕婦用藥應參照成人方案,避免使用妊娠禁忌癥。
8.如果病情有變化,根據實際情況對待。
9.應在中醫醫生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