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貴高原廣西百色是廣西向低山丘陵過渡的大坡度帶上的一顆明珠。1956年,一群人、鶴嘴鋤和籃子點燃了新礦井的希望,孫東煤礦在這里誕生了!
2016年,百色百礦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礦集團”)迎來開礦60周年。企業1956年從孫東煤礦起步,1995年成立廣西百色礦務局,2013年成功組建百礦集團。經歷了低迷、復蘇、擴張、良性發展等幾個重要的歷史階段。企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經過60年的努力,站穩了腳跟!成為廣西百色第一家有60年歷史的國企。
如今,百礦集團從一個年產幾千噸的荒山小煤窯發展成為廣西最大的褐煤生產基地、全國重要的碳酸錳基地、國家綠色礦山試點單位、國家中小型標桿煤礦,創造了享譽全國煤炭行業的“百色經驗”,在全國煤炭企業50強、廣西企業100強排名中逐年攀升;通過煤電鋁一體化產業的成功轉型,發展成為擁有28家全資及控股企業、近萬名員工、總資產近200億元的綜合性能源集團。
百礦60年的歷史,是努力和拼搏。
60年的持續增長
本世紀初,正值煤炭行業的嚴冬。在眾多煤企紛紛倒下的時候,小小的百色礦務局卻在逆境中重生了!企業經歷了最困難時期的東淮煤礦建設,設備拆除運死后誕生的“南山會議戰”,企業賴以生存的“7·4”洪災百年一遇。企業的發展經歷了幾個困境。危機時刻,百礦人立下“保持精神,保持頭腦混亂,保持團隊團結,保持目標不變”的誓言,積極生產自救,將“化危機為機遇,艱苦奮斗,善于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的企業文化精神深深融入百礦人的血液。
60年來,沐浴著黨和政府的關懷,經過幾代百礦人的不懈努力和辛勤耕耘,百礦集團以煤為基,逆勢而上,一次次改建、擴建、新建礦井,改進采煤方法。隨著煤炭產量不斷增加、企業規模不斷擴大、企業治理不斷優化、企業效益不斷增長、企業環境不斷改善,企業形成了以煤為主、多業并舉的發展格局,進入了科學健康發展的快車道。
百礦60年的歷史,就是要做到第一,安全發展。
60年的持續實施
步入21世紀,在國家調整優化煤炭經濟結構、實施煤礦整頓關閉的大背景下,“瘦”百礦如果不盡快做大做強,必將在調整中消亡。2006年,首創百名礦工在廣西率先全面實施綜合機械化采煤,打破了“廣西煤礦不適合機械化的結論”。通過科技興礦、安全興礦,企業生產能力、安全系數、經濟效益等指標逐年提高,實現了連年安全生產,從未發生過重大安全事故,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走出了一條“機械化生產, 信息化管理、標準化礦井、專業化隊伍、花園式煤礦”,在中國贏得了品牌。
煤炭產業作為百礦集團的根基,在單一煤炭開采的基礎上,發展為煤炭資源整合、煤礦工程技術服務等業務。從廣西擴展到貴州、云南等地區,煤炭產能逐年增加。掌握了傾斜薄煤層綜采和煤與瓦斯突出礦井的開采技術,建立了完善的礦井安全防治體系,實現了連年安全生產。企業重視礦區環境保護。地下有咖啡吧、音樂巷、避難室,地上建有花園式花園、休閑廣場、人工湖等安全文化活動場所。 大力推廣新型環保材料和技術,形成礦山綠色復墾的循環產業鏈。闡述了復雜地質條件下中小型煤礦安全、高效、環保、生態、和諧的現代礦井新理念。創造了“掘進采煤機械化、安全管理信息化、礦井管理規范化、融資方式多樣化、人員專業化”的百色經驗,成為全國中小型煤礦現代化礦井的標桿,獲得國家和自治區科技進步獎、專利成果10余項。企業被授予全國煤炭工業先進集體、全國綠色礦山等榮譽稱號。
百礦60年的歷史,與時俱進,跨越式發展。
60年的持續卓越
通過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白礦集團實現了質的飛躍:從復雜地質條件下爆破開采的中小型煤礦,發展成為安全、環保、高效的現代化礦井;管理方式從傳統的保守方式向信息化管理轉變;產業結構從單一的煤炭開采向煤電鋁一體化、生態錳業、商貿物流、煤礦技術集成、機械裝備齊頭并進,實現了跨區域拓展轉型;人員結構從低學歷非專業向高學歷高科技專業包括吸引碩士學位轉變;從勞動密集型到資本密集型,從資源開發單元化到產業集群化, 從低端產品、低附加值向高端、高附加值的技術密集型升級。
近年來,百礦集團先后整合重組了百色電機廠、百色電化廠、靖西錳礦、百色礦山機械廠、百色工業投資公司、百色海印發電有限公司等國有企業涉及煤電鋁一體化、生態錳一體化、煤炭物流、煤機制造、建材地產、煤礦專業工程技術服務等產業,形成主要產業板塊發展格局。通過優化集團管控體系,啟動專業化、條塊化機構改革,創新管理機制,實行“人、財”、“產、供、銷”管理,按照責權對等原則賦予生產單位經營自主權, 下大力氣激發企業扭虧機制的活力和內生動力,通過成功轉型實現新的騰飛。
“十二五”期間,百礦集團經營業績翻番。原煤產能從2010年的166萬噸/年提高到2015年的559萬噸/年,煤炭儲量從6500萬噸提高到3億噸,生產和準備規模達到1000萬噸以上;營業收入從8.73億元增長到49億元,增長近5倍;總資產從10.75億元增長到131億元,增長近12倍,凈資產從2010年末的6.5億元增長到2015年末的58億元,增長近9倍;累計上繳稅收9.9億元,累計實現利潤8.6億元;職工人均年收入從5.1萬元增加到7.2萬元,年均增加4200元。
百礦60年的歷史是二次創業,多元化發展。
60年的持續強勢
2013年,百色百礦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恰逢煤炭行業新一輪寒冬,企業急需轉型生存。另一個機遇擺在面前——國家發改委批準建立百色生態鋁產業示范基地,百礦集團抓住了機遇。在沒有資金、人才和重大項目管理經驗的情況下,在百色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成功建成廣西首個煤電鋁一體化項目,構建了“煤電鋁”垂直一體化產業鏈,開啟了百礦集團二次創業的新時代。
發達的電力工業按照先進技術、綠色生態、循環發展的標準高水平建設。已建成的2×350MW新山自備電廠已與其他電力和電網資源整合,裝機規模不斷擴大。供電綜合成本遠低于廣西電網電解鋁價格,成本控制處于國際領先水平。鋁工業以百色豐富的鋁土礦資源為基礎,建設了年產30萬噸的直接鋁水供應基地,采用了國內成熟先進的大型預焙槽工藝,擁有先進的蓄熱式冶煉設備和附屬設施。在百色建設生態鋁工業示范基地是國家的重大項目之一。為了延長產業鏈, 百礦集團與上海交通大學成立“先進鋁合金材料聯合研究中心”,深入研究高端鋁合金和新型鋁基復合材料,推動百色鋁工業向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低環境負荷方向發展,加快創建“國家生態鋁工業示范基地”。
生態錳業目前靖西縣年產錳礦120萬噸,遠景可采儲量4500多萬噸。是中國主要的碳酸錳生產基地,已初步形成采、選、冶、深加工一體化發展的產業集群。將開發建設錳礦、冶煉、深加工一體化產業園,打造錳業生態循環全產業鏈。機械制造業以“三機一機”成套綜采、綜掘設備和配套煤機設備為主導產品,制造建材機械,建成了“研發、制造、安裝、租賃、維修、技術服務”六大功能的機械制造基地, 其產品暢銷國內外。投融資行業以百色實業投資有限公司為主,目前擁有鋁土礦、地熱、方解石等資源的礦權,致力于建立“基金+礦權+股權+資本+貿易”的投融資平臺。煤炭物流業打造的百煤物流中心,提供煤炭轉運、加工、倉儲、配煤、煤炭交易平臺、信息等服務,形成陸、水、鐵路一體化的立體交通物流。是西南地區最大的煤炭物流交易基地,是礦產資源出海的理想通道和中轉站。
百礦集團還涉足農業、房地產等產業領域。在企業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的同時,以弘揚優秀的白礦企業文化、加強黨組織建設和廉政建設為導向,通過捐資助學、精準扶貧等方式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不斷推進政企、地企、軍民共建活動,定期開展各種文體活動和安全文化活動。企業發展成果始終與員工共享,員工收入持續增長,福利待遇不斷提高, 幸福指數不斷提高。通過已建成住宅小區和棚戶區改造,解決了全體職工的住房問題,配套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生產生活環境越來越好。企業和員工共同成長發展,共享同一片藍天,企業和諧發展,員工安居樂業!
在煤海中揚帆,回望60年風雨;電鋁寶,又一千個勝利!百礦集團的跨越式、多元化發展,為廣西鋁工業實現“再造一個工業百色”和“二次創業”發揮了重要的示范和帶動作用,為我國傳統資源型企業向循環型產業集群轉型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
“十三五”期間,百礦集團將按照百色市委市政府的發展規劃,堅持以鋁產業為中心,堅持煤電鋁網一體化主線,實現生產經營和項目建設兩大目標,以“實體產業、商貿物流、資本運營”三駕馬車協調“資源、人才、文化”三輪驅動,突出深化改革、創新管理、資本運營。
(肖靈儀龐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