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有一天,生活中常見的塑料制品會被竹子悄然取代:塑料餐盒不再用于外賣,取而代之的是竹筍殼制成的一次性餐具;牙刷的手柄不再是塑料的,而是細膩光滑的竹子;就連電腦鍵盤和鼠標都披上了一層竹子的“外衣”...隨著“以竹代塑”的興起,“無竹而居”的生活將會加速。最近,中國和國際竹藤組織共同發起了“以竹代塑”倡議。
塑料的發明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然而,污染問題也不容忽視——從宏觀角度看,塑料垃圾不僅對海洋生態系統和陸地生態系統造成嚴重危害,還加劇了全球氣候變化;從微觀上看,塑料垃圾難以降解,會造成視覺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等環境破壞。其中,微塑料進入食物鏈也可能給人類健康帶來嚴重危害。因此,近年來國際社會陸續出臺禁限塑政策,并提出了禁限塑時間表。中國從2008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限塑令”,并于2020年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 鼓勵減少塑料消耗,推廣可生物降解塑料的替代產品。
此次,中國與國際竹藤組織共同發起“以竹代塑”倡議,發起制定“以竹代塑”全球行動計劃,正是基于日益嚴重的塑料污染問題,威脅著地球生態系統、全球氣候和人類健康。
“以竹代塑”有兩個互補的環節,一個是生產上的“以竹代塑”,一個是消費上的“以竹代塑”。據報道,近年來,中國許多企業開始開發各種竹制品,從竹餐具、竹包裝、竹家具和竹纖維紡織品,到電子設備外殼、汽車內飾、運動器材、建筑材料,甚至竹鍵盤和鼠標。低碳竹制品正在越來越多的領域得到應用。但在中國的消費環節中,“以竹代塑”遠遠不夠,竹制品的市場占有率和認可度明顯不足,塑料制品仍占據絕對優勢。為什么會這樣呢?生產成本高導致使用成本高,這是最關鍵的制約因素。無論是單位消費還是個人消費, 首選低成本的塑料產品。
因此,為了使“以竹代塑”在控制塑料污染中發揮重要作用,必須通過降低生產成本來降低消費成本。據專家介紹,“以竹代塑”產品成本高的根本原因是技術還不夠成熟,生產還沒有規?;?、規?;?。更何況我國從事竹制品生產加工的企業多為中小企業,綜合實力和抗風險能力弱,質量效益低,資源利用率不足,政策保障不到位,創新能力弱。他們迫切需要地方政府加大政策和資金支持。協助企業進行融資和技術研究,使“以竹代塑”產品技術成熟,規?;a, 從而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市場占有率。
當然,踐行“以竹代塑”,關愛生態文明,是每個人的社會責任。所以“以竹代塑”的推廣也要在消費端發力。畢竟竹制品的價格可能永遠低于塑料制品。一方面要加強社會宣傳,增強公眾的竹制品消費意識,做“以竹代塑”的踐行者,為減少塑料垃圾污染,建設美好家園做出貢獻。另一方面,可以考慮將“以竹代塑”的產品納入政府綠色采購目錄,同時倡導機關、企事業單位員工帶頭使用竹制品,爭做“以竹代塑”的先行者,為社會做出重要的消費導向。
投稿郵箱:qilupinglun@
新聞線索舉報渠道:在應用市場下載“齊魯一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一點”,全省600名記者等你在線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