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興市打造“千億園區”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紀實
朱陳文鋒楊
園區強,縣域經濟強。近年來,資興市聚焦“園區建設”專項工作,以“千億園區”為目標,全力打造產業“產出高地”和“承載洼地”,助推全市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本市大興園區建設十分注重產業發展和優良營商環境,不斷提升園區發展質量。十年間,園區面積從6.15平方公里擴大到13.17平方公里,形成了“一區三群”的格局,即東江工業園、江北工業園和伍茲工業園。產業結構由粗加工冶煉向新能源新材料深加工和數字化轉變,園區技工貿總收入由380億元躍升至703億元。
該市結合自身優勢資源,確定了“旗”制勝、“數”談未來的產業發展規劃,將新能源、新(硅)材料、電子信息大數據作為園區“一主一?!眱纱螽a業發展。
一方面,依托儲量大、硅源品位高的優勢,做大精硅材料產業,促進硅材料產業鏈。該市組織編制了《資興硅材料產業發展規劃(2019-2030年)》,確立了建設“中國資興硅材料產業基地”的目標。按照“開發+深加工+R&D及新型環保材料制造”的發展模式,分別在資興經濟開發區伍茲工業園和周門司鎮規劃了硅材料工業園。其中,伍茲工業園規劃用地1500畝,用于建設硅材料產業加工基地,擬入駐14家重點企業,發展玻璃、硅微粉、硅板等高端產業。門司鎮規劃用地面積1000畝, 用于建設硅材料工業的原料基地。計劃入駐5-8家企業,承接硅石礦開采、粗加工、尾礦和泥漿利用,生產硅砂、建筑砂、板材砂和硅尾礦泥漿,供下游企業使用。
圍繞持續建鏈、補鏈、延伸、強鏈的發展路徑,該市加強招商引資,積極對接硅產業中下游高端企業,不斷延伸硅材料產業鏈,提升產品高附加值。目前已成功引進郴州旗濱光伏玻璃、湖南旗濱醫用玻璃、長興新材、賽力龍新材、新興科技、國泰礦業、元亨礦業、聚佳環保、旗濱礦業等硅材料制造企業,初步形成硅材料產業集群。
目前,資興經開區淇濱光伏玻璃項目、淇濱光伏組件高滲透基板材料項目、58萬噸超白石英砂選礦廠項目已投產,淇濱醫藥一期已投產,二期已基本建成。2021年,全市硅材料企業工業產值約20億元,稅收6400多萬元。預計到2024年,可引進基于硅石資源的生產加工企業10家左右,引進產業鏈項目20個以上,形成百億級硅石加工產業集群。
另一方面,該市利用東江湖得天獨厚的冷水資源,孵化出了“熱門產業”。東江湖大數據產業園在東疆灣規劃建設,占地4500畝,總投資500億元,可容納20萬個機架,集數據存儲應用、服務外包、芯片高端智能制造等大數據產業鏈。
目前,產業園已簽約入駐3個數據中心,共計24800個機架,其中東江湖大數據中心一棟3000機架機房大樓已于2017年6月26日投入使用,入駐網宿科技、天翼云、阿里云、騰訊云、淘寶等60余家企業(項目)。2021年,產業園實現IDC租金收入8000萬元以上,帶寬收入2億元。東江湖大數據中心入選2021年工信部國家新型數據中心。易信科技、城投數據中心、增量配電試點運營中心、源網存儲等園區八大建設項目進展順利。
該市還積極爭取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的批準,將園區打造成與韶關并列的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樞紐節點的第二個數據中心集群,努力打造國家和省級重要的計算中心。同時,全力提升電子信息(大數據)產業,加快電子信息產業升級,重點發展光電通信、數字視聽、微電子元器件,鼓勵匯鴻、華匯、共振等電子信息企業開發新產品。
該市圍繞“三高四創”的戰略定位和使命,以“連鎖招商”引進新主體,以“兩員”服務培育新增長,以“自由貿易跨境”開辟新通道。今年園區招商引資總額80.4億元,同比增長29.9%;進出口總額15.5億元,同比增長70.6%。先后獲得“湖南省建設內陸改革開放高地先進園區”、“十大開放園區”等榮譽稱號。
在今年郴州市委資興工作督戰會上,郴州市委主要負責同志為資興指明了“四個定位”、“五個高要求”、“六區建設”的發展方向,明確提出了兩年“建好園區”、三年爭創“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的任務目標。為此,資興市發揚“突破、創造、實干、拼搏”的精神,以創新促建設,進一步加快園區發展。今年1-9月,資興經開區完成技工貿總收入469.9億元,同比增長20.2%;主導產業收入318.6億元,集聚度提高到68.3%;工業固定投資完成91.8億元, 同比增長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