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在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區路征鎮茶家灣村,生態修復讓當地重現好山好水,好生態滋養的蜜梨味道鮮美,給村民帶來了實惠,讓當地品牌出名,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流向這里,發展環保產業,進一步改善生態,形成良性循環。
查家灣村幾乎家家都種梨。69歲的顧文興把果園里的梨運到了家里??蛷d里,妻子范榮娣正在整理包裝,屋里有上百個包裝用的紙箱。在查家灣村,梨農忙得不亦樂乎。
從“賣石頭”到“賣梨”,再到“賣生態”,查家灣村在生態修復和產業轉型中不斷發展。
生態修復后梨子賣得很好。
顧文興的家離順山不到200米。藍天白云下,湖光山色,綠樹蔥蘢。村子里的梨樹在這種環境下茁壯成長。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查家灣村開始對順果山進行挖掘和開采。曾經在礦上做機械師的顧文興記得,每次大風過后,莊稼都蒙上一層灰,河里的魚蝦也不見了。2002年,該礦停止開采,留下一座光禿禿的山。時任焦溪鎮(后并入路征鎮)黨委副書記的馮順正引進蜜梨并推廣種植,但果實品質不盡如人意。
山體裸露和水土流失影響水源質量;3、4月份授粉關鍵期,大風帶塵而來,極大影響了蜜梨的坐果率。有時候,果園也會遭受山體滑坡帶來的意外損失...由于多重因素,產出來的梨顏色發黃,色澤暗淡,平均每個七八兩重,口感一般,很少有人問津。
轉折發生在2018年,天寧區整體推進地質災害治理、生態修復和美麗鄉村建設。啟動順果山山體修復工程,通過錨索格構梁加固、植袋綠化、坡腳植樹、播草籽等方式,修復受損山體5萬余平方米,增加綠色植被面積近8萬平方米。該村同步關停不規范畜禽養殖和分散污染企業,實施生活污水接管和水環境綜合整治。目前,查家灣村水質達到二類水標準,村莊綠化面積達到85%以上。
現在,這里的梨顏色翠綠,色澤鮮艷,每只1斤左右,水分充足,平均甜度在12度以上。每斤6元,還是供不應求?!吧鷳B已經改善了。梨子從喝臟水到喝干凈水,從吹塵刮風到曬太陽,自然一年比一年漂亮好吃?!鳖櫸呐d說。
梨牌戒指帶動產業蓬勃發展。
為了讓梨更好吃,村民們不斷研究種植技術?!拔覀冇糜袡C種植的方法改良土壤,用菜餅和豆粕做肥料,用生物方法殺蟲?!鳖櫸呐d在果樹下養了7只雞,4只鴨,2只鵝,可以吃草和昆蟲,提供新鮮的雞蛋,糞便還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他算了一筆賬:兩畝梨樹產梨8000多斤。按照每公斤6元的價格,年銷售額5萬多元,凈利潤4萬元左右。
查家灣村蜂蜜梨種植面積增加到600多畝,直接從事梨產、供、銷的人數占70%,從事相關行業的人數占90%以上,水果經紀人只有35人。
“我們從蜂蜜梨的品種上打磨出‘焦溪翠冠梨’品牌,現在連原產地的蜂蜜梨都用上了這個品牌?!碧鞂巺^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保護科科長周平說。去年8月,這個品牌被批準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今年7月,為擴大品牌效應,天寧區舉辦了首屆翠冠梨評比。綜合考察汁、味、色等指標,顧文興的梨一舉奪冠。獲獎的梨中,有的重達2公斤以上,有的甜度13.8度。
2002年,查家灣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不到8000元,村集體收入只有幾萬元。2021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超過3.8萬元,村集體收入達到600萬元;今年,該村生產梨200多萬斤,產值1200多萬元。在查家灣村的帶動下,全鎮梨產業年產值已過億元。梨果已經發展成為路征鎮乃至天寧區重要的特色產業之一。
產業提質,生態更好。
好生態吸引好產業,好產業“反哺”好生態。
今年4月11日,江蘇省第一塊“生態托管”的土地在查家灣村出讓?!按舜谓灰鬃畲蟮牧咙c是將生態治理納入資源配置環節,賦予地塊生態產品價值?!辈榧覟炒妩h支部書記顧說,“很多企業來投資,就是看中了這里優越的生態環境,以及梨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潛力?!?/p>
據介紹,查家灣村現有烘干設備、醫療設備、化工機械等34家企業,升級建檔后將搬遷至路征鎮省級高新園區?!暗侥菚r,村里將有更多的生產用地轉化為生態和生活用地?!鳖櫧榻B,騰出的300多畝土地將用于與社會資本合作,擴大梨種植,發展鰣魚養殖、清水蟹養殖等養殖業。鰣魚和清水蟹對水質的要求更高,這將進一步倒逼當地保護生態環境,釋放更多生態紅利。
梨成了茶家灣村招商引資的招牌,每年也吸引了數萬游客。顧告訴記者,該村加工生產梨酒、梨奶糖等伴手禮。目前梨酒年產量約3000斤,秋梨膏年產量約2000瓶。未來產品類型會進一步細分。
在顧看來,生態保護“付出一分,回報九分”:歷史欠賬還清了,帶來了良好的生態,綠色農業發展了,吸引了社會資本和項目,村莊變得更加美麗,鄉風變得更加文明...
》(2022年10月11日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