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市場監管局南川分局對26家電梯維保企業進行了電梯維保平臺使用操作線上線下培訓,并在園區碧桂園天域、安泰悅水灣等小區實施了全省首批帶芯片的電梯標識。隨著電梯的智能監管,及時解決了人們關注電梯和滑道的問題,成功邁出了全省使用和實施新電梯標志的第一步。
加強法律法規宣傳,提高監管質量。為貫徹落實《青海省電梯安全條例》,南川分局組織執法人員在全省兩次參加相關法律法規培訓,對轄區76家電梯維保單位、物業管理公司、使用單位開展了條例宣傳工作。同時,積極研究探索省市場監管局新開發的電梯應急救援平臺,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和使用平臺操作流程,為提升電梯監管質量、開展電梯智能監管奠定了基礎。
啟用新logo解決難題。新版電梯提示牌公示了電梯遇險溫馨提示、電梯乘客安全須知、電梯信息、電梯維保記錄、救援電話等信息。所有電梯乘客都可以通過掃碼了解電梯的基本信息、定期檢查和維護保養。如果電梯被困,被困者呼叫救援,緊急救援中心和電梯維保單位可以準確響應平臺內的救援信息,第一時間實施救援,及時解決電梯被困問題。
流暢使用鏈接,提供第一體驗。為了做好新招牌的實施工作,南川分局抽調骨干,分成線上線下兩組。線上組集中掌握市場監管部門和維保單位運行的兩個系統,完成監管部門的信息審核和二級救援單位的錄入,指導企業注冊完善基礎信息,認領電梯維保任務;線下組在電梯微信群進行技術指導,協調維保單位接收新招牌。9月16日園區第一批新標識實施后,分局工作人員對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情況進行了認真的總結和梳理,撰寫了兩個版本的 分別為市場監管部門和維保企業提供了《發放新電梯標志操作問題解答》,供全省使用。
南川分局利用新型電梯標識牌對電梯進行智能監管,及時解決了人員被困電梯、滑梯等問題,既讓人們安心乘坐電梯、參與電梯日常監管,又方便了市場監管局的監督檢查工作,還讓電梯責任單位明確了主體責任,形成了人人參與電梯安全監管的良好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