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一年一度的“雙11大促”越來越近,物流企業也開始做戰前準備。近兩年,除了如何實現高效高速的物流配送,如何在雙11減少包裝污染,走綠色物流之路也成為相關物流企業的另一大關注點。
9月6日,在菜鳥綠色移動媒體溝通會上,菜鳥網絡宣布由其打造的全球首個全品類“綠色倉庫”在寧波投產。據了解,所謂“綠色倉”,就是通過回收箱和原箱發貨的模式,從而實現0膠帶、0填充物、0新紙箱的全流程,可以實現數萬個SKU的回收箱配送。
事實上,去年雙11前夕,菜鳥聯合物流合作伙伴和商家,在全球首次推出20個“綠色倉”。從這些“綠色倉庫”發出的包裹使用了無膠快遞盒和100%可生物降解的環??爝f袋,從而盡可能提高快遞包裝的回收率,減少包裝污染。
此外,繼去年雙11在北上廣深杭等重點城市嘗試回收紙箱后,“雙11”菜鳥今年將這一模式升級為“退箱計劃”,將紙箱回收范圍擴大至全國100個城市的5000個回收點。同時,阿里體系內的淘寶、高德、支付寶、菜鳥裹裹等合作伙伴將全力支持這一計劃。
根據國家郵政局披露的數字,2017年,快遞行業包裝使用量達到400億件。在產生的固體廢物中,有80億個塑料快遞袋和40億個快遞箱。就雙11而言,據國家郵政局預測,2017年“雙11”期間產生超過15億個包裹,產生包裝污染和處置問題。
為解決這一問題,去年“雙11”期間,國家郵政局等十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推進快遞行業綠色包裝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快遞行業綠色包裝工作要實現綠色化、減量化、資源化三大目標,到2020年可生物降解綠色包裝材料比例提高到50%。
圍繞綠色包裝作為快遞公司的使命,蘇寧、JD.COM等電商物流公司很早就嘗試了“共享快遞箱”、“循環快遞箱”等形式,希望提高包裝利用率,減少污染。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商品從生產到送達消費者手中要經過多級供應鏈配送,由此產生的包裝消費不可小覷。僅僅依靠推廣回收包裝等創新形式來實現綠色物流往往流于形式,實際效果卻不一定理想。
因此,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電商平臺著眼于整個供應鏈,將綠色物流的理念和措施推向上游供應商和品牌。去年6月,京東物流聯合寶潔、雀巢、惠氏等9個品牌共同發起“劉清計劃”,計劃在未來3年內減少供應鏈中一次性包裝紙箱的使用。今年5月,菜鳥方面還聯合阿里集團核心業務板塊,共同啟動綠色物流2020計劃。菜鳥表示,將通過電子面單、智能路由、智能切箱等科技手段,進一步向行業開放綠色技術,助力行業綠色升級。
著眼于平臺到C端,目前,相關企業仍將包裝的綠色化和循環利用作為推進綠色物流的主旋律。今年的“雙11”,作為綠色物流的又一次大考,或許可以期待相關電商平臺和物流企業展示更多綠色物流的新花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