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來,互聯網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浪潮。相反,傳統企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生存變得艱難。傳統企業被迫開始向互聯網電商轉型。
但是,傳統行業能否轉型互聯網B2B模式?轉型中會遇到哪些問題,需要做哪些調整和改變?以傳統行業中典型的翻譯行業為例,從翻譯行業的現狀看B2B模式在傳統行業轉型中的成敗。
為什么B2B模式“獨樹一幟”
當然,在討論傳統行業的轉型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為什么電子商務的形式如此之多,而B2B模式卻受到很多人的“青睞”和青睞。
事實上,B2B電子商務是最早被“雪藏”的電子商務模式。這種基于企業對企業技術或各種業務網絡平臺完成業務交易的模式,由于自身的缺陷和不完全性,長期以來沒有被市場所接受。反而B2C、O2O等模式大行其道。
隨著B2B模式的不斷演進和發展,其運營優勢逐漸凸顯,尤其是為中小企業轉型提供了巨大的機遇和突破。B2B在行業優勢、信息技術、成熟管理機制、服務領域的優勢,以及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儲備的開放性、全球性、減少中間流通環節等優勢,都讓B2B在中小企業面臨生存危機時首先想到B2B。由于B2B直接連接了從供應商到需求方的全流程服務,可以整體控制交易,使得互聯網在整個產業鏈中滲透更加充分。
翻譯行業現狀分析:B2B模式轉型是趨勢,也是難題。
如前所述,傳統產業的轉型迫在眉睫,因為產能過剩、成本上升、效益下降、資源環境約束加劇、創新能力不足這些劣勢,在電子商務不斷沖擊的當下被無限放大。翻譯行業是受到電子商務嚴重沖擊的傳統行業之一。從翻譯行業的現狀也可以看出,行業正面臨重要的選擇期,無論是需求方還是供給方都需要更先進的電商模式。
翻譯行業的現狀如何?
第一,傳統模式占主導,劣勢阻礙發展。
目前這樣一個高收入高需求的行業,主要是在傳統模式下運行。一般來說,需求方需要通過翻譯公司招聘合格的翻譯人員,或者干脆將整個工作外包,由翻譯公司或團隊負責整個會議或活動的翻譯。這種模式的弊端在于:一方面,翻譯資源數量龐大,精英翻譯集中在北上廣等發達城市,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另一方面,翻譯中介公司大量消耗中間利益,抬高翻譯價格,讓需求方和翻譯方都不滿意,不利于行業發展。
第二:翻譯電商的出現,成熟的B2B不多見。
當然,國內外也出現了以O2O或B2B形式運營的翻譯電商網站或平臺。這些平臺要么提供在線翻譯服務,要么為譯者和客戶提供中介服務,或者干脆就是一些翻譯公司把業務搬到了網上。無論是哪種方式,與傳統的翻譯模式相比,翻譯電商平臺都呈現出了蓬勃發展的經營態勢,可見翻譯行業向B2B轉型的迫切性。
第三:市場需求大,行業快速崛起。
雖然中國的翻譯行業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才起步,但近年來已經成為市場熱點。一方面,市場剛需增加。2008年奧運會和2010年世博會以及政府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給語言翻譯服務行業帶來了許多機遇。大量外資企業、中外合資企業落戶內地市場,中國傳統產業走出國門,使得語言翻譯行業不得不快速跟上市場步伐。統計顯示,2008年,國內翻譯產值已超過400億;如今,這個數據翻了好幾倍。另一方面, 翻譯也成了利潤收入非常大的金領行業。據了解,沿海開放城市一名高級同傳譯員的月收入高達十幾萬元。
但必須看到,國內大部分平臺只是簡單地將線下業務搬到了互聯網上,因為轉型過程中各種模式、理念、技術、平臺架構的問題,成熟的B2B翻譯平臺仍然是稀缺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