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橘子飄香。12月22日,當我們進入魯西工業集中區時,一排排工廠拔地而起。在青瓦白墻環繞的工廠大院里,流水線有條不紊地運行著。標準化的廠房工地上,機器轟鳴,車輛穿梭,施工人員揮汗如雨,緊張有序的施工場面讓人感到無比興奮。我從來沒有想到,這個體現新型工業化,創造魯西1億元稅收的工業區,以前只是一片不毛之地。
讓我們回到10年前的今天,解密魯西產業發展的變遷...
藍圖描繪了一個新世界。
瀘西是湘西的老工業基地。90年代,由于種種原因,企業紛紛倒閉,全縣工業陷入低谷。如何突出重圍,振興魯西產業?潞西縣委、縣政府提出了“工業強縣”的發展戰略。2005年,果斷決定將武溪鎮7.33平方公里的荒山荒地規劃作為工業園區建設。從此,魯西走上了建設、繁榮、創業、創新的艱辛歷程。
園區分為南北兩個區域,南部規劃面積4.2平方公里,北部規劃面積3.13平方公里,高新技術產業集中。近年來,在省、州黨委的支持下,該縣不斷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截至2014年底,魯西工業集中區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資7億元,完成了“兩橫九縱”互通道路、公共渣場、千噸級深水碼頭、220千伏變電站、拆遷戶安置區、給排水管道等建設。目前正在進行屯河二橋、防洪堤、白渡溪堤路、城市綠化亮化、1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等設施建設。通過不斷改善基礎設施, 一個現代化的工業園區呈現在人們面前,為招商引資和入園提供了前提條件。2010年4月,潞西產業集聚區被確定為湖南省首批“承接產業轉移特色基地”,2012年11月晉升為首批“省級產業集聚區”,2013年10月列入湖南省首批“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園區”。
筑巢吸引了色彩斑斕的鳳凰棲息。
園區環境的不斷改善,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關注。瀘西縣在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采取上門招商、駐點招商、商務招商等方式引進鋁系列深加工、金屬新材料等項目,制定土地、財稅等優惠政策,簡化相關手續。2007年以來,園區新投產項目31個,投資31億元,部分項目陸續建成投產。
以情招商,產生磁力效應。湖南銀鴿鋁業有限公司于2013年落戶潞西。是集R&D、節能保溫建筑裝飾和工業鋁合金型材生產、貿易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年產鋁3萬多噸,產品高強度、高硬度、輕質、豪華、表面新穎、環保節能?!拔抑园压窘ㄔ隰斘?,不僅僅是因為你們提供了很多優惠政策,更是因為你們的熱情和執著讓我感動?!崩罟径麻L介紹。2013年,李計劃在湘西成立一家公司,并有意了解蘆溪工業集中區的情況。得知消息后,無錫工業園區管委會立即派人與李聯系。那時, 懷化的荊州工業園和其他園區都在競爭這個項目。在地理和資源上,魯西并不具備優勢。無錫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的工作人員發揚“照看草堂”的精神,多次與李進行會談,跟蹤了解項目情況,了解公司成立和發展的需要,盡力解決問題。李最后決定把公司建在潞西?!拔矣浀卯敃r的縣長向恒林和縣委副書記李都親自跟我討論過。我感受到了瀘西縣委、縣政府對產業發展的高度重視,對我企業的高度重視。把公司建在魯西,我很放心?!被叵肫甬敃r的情景,李仍然記憶猶新。
項目落戶后,縣里安排人員跟進項目建設,具體負責項目結算、規劃、發證、建設全過程的跟蹤、協調、代理等服務,并提供資金支持。目前,公司已投資1.5億元完成一期建設,正在實施二期生產線設備,2016年將啟動三期項目建設,解決500余人就業。
呼喚大雁回歸創新。瀘西縣的許多人已經離開了他們的家園。有些人在國外打拼多年,成為了個體戶老板或企業高管,卻不得不面臨回國難、成家難的窘境。同時,由于人力資源外流嚴重,該縣創業就業的供需矛盾也越來越突出。面對這種現象,該縣開始實施“燕歸工程”倡議,號召人們回鄉共同發展。
該縣采取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一方面解決了海歸和職工子女的上學問題,享有與本地學生同等的義務教育權利;另一方面通過公租房解決職工住房問題,給予企業享受武陵山區優惠政策。同時,園區投資5億元建設了30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豐富了招商選擇,降低了企業投資成本,縮短了建設周期,并對返鄉人員給予3年免租優惠,有效促進了“短、平、快”創業模式的發展,發揮了企業孵化平臺的作用。
今年年初,招商團隊多次赴長株潭、珠三角、長三角考察,成效顯著。浙江省萊文傘廠已入駐700萬把雨傘項目,與湖南玉之藍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簽訂1000噸甜菊糖項目入園協議,與佛山100萬平方米鋁板項目達成意向,與周牌電子喇叭項目等5個項目達成租賃標準廠房協議,協議租賃廠房面積2萬平方米,與廣東省佛山市陽彩海家具加工等6家企業有洽談意向。
升級改造的新跨越
蘆溪作為泉州老工業基地,傳統工業結構以錳鋅酸為主,工業總量比較大。然而,傳統錳鋅酸工業的高能耗、大污染、低附加值等一系列問題也制約著工業發展。為此,縣委、縣政府提出了“調結構、轉方式”等一系列產業發展思路,大力發展新材料產業,加快企業科技創新。冶金和化工兩大傳統產業不斷升級。傳統高耗能行業錳鋅酸在所有行業中的比重從72%下降到60%。能源、建材、食品加工、生物醫藥等相關產業初具規模, 一系列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材料產業項目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科技創新重在轉型,重在提質,重在跨越。一方面,該縣大力培育和發展高新技術企業,提供優惠政策支持,并將高新技術企業作為申報重大科技項目的必備條件之一;另一方面,積極組織產學研技術對接活動,與高等院校開展對接活動,克服困難,同時切實做好知識產權工作,積極引導和支持企業開展研發,落實專利資助政策和保護。
全縣規模以上科技企業24家,占全縣企業的22%,實現產值占全縣企業的25%,上繳稅收占全部行業的35%以上,22家科技企業建立了企業技術研發機構;80多項專利獲國家專利授權,4項產品通過省級高新技術產品認證。金田鋁業公司的氮氣霧化技術處于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受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委托制定細球形鋁粉國家標準。其產品占國內細球形鋁粉市場的30%以上,并出口到美國、德國、日本、韓國、臺灣省等國家和地區。
湖南于恒新材料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碳化硅鋁基復合材料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2011年歐洲太陽能光伏產業危機對鋁粉企業產生影響,鋁粉企業對其依賴程度較高。鋁粉價格連連下跌,市場空間急劇萎縮?!爱斈晡覀児綠DP同比下降40%,利潤同比下降50%,企業發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我公司痛定思痛,認真吸取‘不能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教訓,決定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推進鋁粉下游產品研發,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眲⒑Q?, 湖南于恒新材料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堅定地說。
沒有經驗很難做事情。圍繞市場導向和政策方向,公司在多次失敗后成功攻克了多項核心關鍵技術,自主研發了世界首創的“一步低溫燒結粉末冶金”新工藝,生產出大體積碳化硅鋁基復合材料。產品具有低密度、高比剛度、高比強度、高耐磨性和高溫強度,主要用于航空、led工業、電子/光學儀器、普通民用產品、汽車等。在2014年9月的中國第三屆創新創業大賽上,該項目晉級全國新材料大賽12強,成為湖南省唯一晉級新材料行業決賽的企業。與此同時, 公司積極與湖南大學和臺灣龍華科技大學合作,加強技術研發。目前已申請國家專利19項,獲得專利授權15項,完成科技成果鑒定1項。2014年,公司成為湘西知識產權試點企業。
2014年7月,湖南于恒新材料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投資1.2億元,年產8000噸碳化硅鋁基復合材料項目正式入園。全部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總產值可達3億元,利稅達1000多萬元,提供就業崗位200多個。
轉型升級,構建發展新格局。該縣描繪了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調整、加快產業轉型的園區建設新宏圖。為改變錳鋅等“三高”企業過多的局面,緩解節能減排壓力,2011年以來,該縣關停了一批錳鋅企業,開展產業整合,出臺了財政補貼、金融支持、優惠電價等9項錳鋅整合激勵措施,營造優良的整合環境。在整合過程中,充分利用電力和資源進口作為重要手段,引導企業實施戰略重組,使企業走出重圍。經過幾年的整合和升級, 園區17家電解錳企業整合為4家,3家電解鋅企業整合為1家。整合后,錳鋅總產能已控制在30萬噸,園區環保壓力和能耗壓力大幅降低。同時,利用標準工廠平臺,大力引進玩具、服裝、家具、電子等勞動密集型產業,進一步優化園區產業結構。
潞西藍天冶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有色金屬廢渣綜合利用企業。曾經是典型的“兩高一低”企業。為了在新環境下得到快速發展,公司加大投資,新建了廠房,安裝了自動化生產線,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和成本。以前需要20個人才能完成手術,現在只需要8個人。公司投資1200萬元新安裝兩臺循環鍋爐替代原有鍋爐,燃燒率由60%左右提高到87%,節煤相當于原來的60%左右,尾氣處理部分增加了多管儲存和麻儲,二氧化硫排放量大幅減少?,F在,進入藍天公司,廠房干凈了,園區里的綠植多了, 而且藍天碧水環境極好。
金融創新挺進“新三板”。地處山區的瀘西縣缺乏規模和區位優勢,一直被融資慢、融資難等問題困擾。資金短缺導致企業在市場上舉步維艱,抗風險能力大幅下降。面對這種情況,企業逆水行舟,尋找新的融資突破口,將上市納入產業發展的軌道。該縣在扶持企業發展過程中,下大力氣減輕企業負擔,減少對企業的各種檢查,建立企業一站式服務,清理一批涉企收費機制,為企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給企業實實在在的幫助, 并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最大程度地幫助企業。在不利的經濟形勢下,給予企業項目資金支持、電價補貼、融資平臺建設支持、引進技術人員支持;同時,引導企業轉型升級,按照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模式規范運作,規范各類審批和行政許可程序,要求企業以“脫胎換骨”的勇氣進行現代化、規范化、精細化、科學化、可持續的管理,練好自己的內功,打造現代化新型企業。通過努力,該縣已有3家企業成功上市,金源公司及其母公司長沙祖興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7月掛牌“新三板”,中信公司掛牌“新三板” 2015年2月,和金天公司2015年3月掛牌“新三板”。三家新材料企業成功上市,實現了零的突破,這是瀘西縣多年來堅持產業轉型升級的成果。
以前是一片荒涼,現在是‘兩型’工業園。這句話生動地描述了魯西工業集中區的巨大變化。園區現有企業57家,固定資產53億元。主要產品有鋁、磷、錳、鋅、新型金屬材料和生物制藥。2014年工業總產值56億元,稅收1.1億元,從業人員1.1萬人。今年1-11月,工業總產值57.66億元,增加值15.23億元,稅收8億元。
正是因為有了決策層先行先試的勇氣和創新路徑的智慧,也因為有了建設者們夜以繼日的拼搏爭第一,這個瀘溪沅江畔的投資熱土和產業洼地,才發展成為湘西具有一定規模、產業關聯度高、輻射帶動力強的新型工業化平臺。它正以厚積薄發之勢,在實現潞西特色新型工業化的征途上闊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