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需要通過污泥脫水設備進行脫水干燥。這些污泥脫水設備的投資成本和運行成本有什么區別?下面為您介紹一些相關內容:
一、投資成本:
若待處理的原水為2000m3/天,產生8 ~ 10t/d干污泥的污水處理廠濃縮成含固量3%左右的漿液混合物(不同行業不同處理工藝中的懸浮物會有所不同),則約為300m3/天;一臺LW350離心機即可滿足生產需求。LW350離心機設計能力4 ~ 15m3/h,出廠價10萬左右/臺。一米帶式壓濾機至少幾十萬,處理量約4 ~ 12m3/h..一臺120㎡的全自動板框壓濾機造價近10萬元,處理量約為3 ~ 10m3/h..
二、運營成本:
1、絮凝劑消耗量1
在離心機中,由于離心力場較大,可以將細小的污泥從水中分離出來,因此絮凝劑的用量較少。一般混合污泥用量為1.2 kg/TDS左右,污泥回收率在95%以上,脫水泥餅含水率為65% ~ 80%。但是,為了提高帶式過濾機的處理量,過濾帶不能織得太緊。為了防止細污泥漏網,應加入更多的絮凝劑,使污泥形成更大的絮體。一般混合污泥用量在3 kg/TDS以上,污泥回收率在90%左右,脫水泥餅含水率在80%左右。
臥式螺旋離心脫水機的用量比帶式壓濾機少得多,臥式螺旋離心脫水機用的藥劑分子量小,價格低,而帶式壓濾機用的藥劑分子量大,價格高。一米帶式壓濾機每天工作8小時,用量一般為四到五公斤;一臺355型臥式螺旋離心脫水機,一天工作8小時,用量兩到三公斤。根據污泥的不同,離心機甚至可以在不添加化學藥品的情況下,對許多材料達到良好的處理效果。比如造紙、毛紡、乙炔氣渣、人糞、礦山尾礦等顆粒較粗容易沉淀的物料,不需要絮凝劑,但是帶式壓濾機就不行;這大大降低了給藥和治療的成本。
2.電和水的消耗2
用離心機的時候耗電量比皮帶機高三到四千瓦,一天工作八小時的話每天多30塊錢。離心機在整個脫水過程中不需要水洗。停機時用少量水沖洗內腔即可。帶式壓濾機則不同。一米帶式壓濾機每天需要60到70立方米的水來反沖洗過濾帶。
這些反洗水將流回沉淀池進行再處理。按照每立方米水2.5元的處理成本,每天至少增加150元的成本。如果用自來水反洗費用更高,每天可以節省120元的費用,每年至少可以節省4萬元。污泥經過板框壓濾機處理后,需要清洗濾布,否則會影響處理效果,增加處理時間,費時費力。
3、勞動力消耗3
臥式螺旋離心機勞動強度低,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簡單,一人可同時管理2 ~ 3臺;帶式壓濾機操作復雜,對操作人員的技術要求高。一般1 ~ 2個人管理1 ~ 2個單位。板框壓濾機操作簡單,但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差。一般兩個人管理1 ~ 2臺,對操作人員的待遇要求高。如果按80元/人·日計算,臥螺離心機80元/天臺,帶式壓濾機160元/天臺,框架壓濾機100 ~ 160元/天臺。
三、使用和維護費用:
臥式螺旋離心脫水機易損件少,只會損壞三角帶和軸承。如果更換,只需要幾百元。帶式壓濾機的易損件很多。由于露天作業的特點,轉軸、齒輪、軸承、過濾帶被污水腐蝕嚴重,容易損壞,維修更換要花費數千元甚至上萬元。板框壓濾機的濾布會損壞,更換一次要幾千元;如果板框壓濾機的進料壓力過高,濾布很容易損壞,濾板也會變形。
四、例如(營業費用的計算):
假設:
計算參數依據:皮帶機用量為3kg/(t干泥),單機處理電耗為0.7 kW/m3泥漿,運行中反洗用水量為1:1;臥螺離心機用量為2kg/(t干泥),單機處理電耗為1.1Kw/m3泥,洗滌水為2 m3/d..
價格計算依據:電價0.8元/kW,水價1.5元/m3(使用二沉池水時,電耗、物耗折算為水價0.5元/m3),有機機藥品價格30元/kg,離心機藥品價格20元/kg。
以一個每天進污水2000立方米,產生干污泥8 ~ 10t/d的污水處理廠為例。干污泥量為10t/d,待處理污泥含固量為3%(濃縮污泥),則待處理污泥量為10t/d ÷ 3% = 333m3/d,脫水泥餅含固量≥ 20%。計算:
帶式壓濾機:
藥費3kg/t×10t/d×30元/kg=900元/d
電費0.7kw/m3× 333m3/d× 0.8元/kW=186.48元/d
水費0.5元/m3×333m3/d=166.5元/d
那么帶式輸送機的日運行成本為σ = 900+186.48+166.5 = 1252.98元/d。
臥式螺旋離心機:
藥費2kg/t×10t/d×20元/kg=400元/d
電費1.1kw/m3× 333m3/d× 0.8元/kW=293.04元/d
水費1.5元/m3×2m3/d=3元/d。
臥螺離心機的日運行成本為σ = 400+293.04+3 = 696.04元/d。
計算結果:
日運行費差額:1252.98元/天-696.04元/天= 556.58元/天。
按一年運行300d計算,年運行費用差額為556.58元/d×300d = 166974元。
也就是說一年的運行費用比離心機多16.7萬元左右。
因此,根據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原則上,離心機比帶式輸送機更適合污泥脫水;離心機比帶式輸送機具有離心力場大、分離效率高、對污泥絮凝要求低的優點,所以藥耗低、藥價便宜、運行費用低、回收率和脫水效果好。
五、對污水性質的適應性:
離心機對污水的性質有很強的適應性,無論什么樣的污水,它都能適應處理,有的不加藥,有的加少量藥;特別是對于一些含油、多脂、粘稠的污泥,離心機利用污泥與水的比重差異,通過比比重大幾千倍的離心力,使污泥快速沉降分離,固體處理性能好,無污泥堵塞。另外兩種裝備很難完成;過濾帶或濾布容易被污泥堵塞,不易清洗;當固體污泥顆粒太細、太油、太粘時,帶式壓濾機和板框壓濾機都不容易處理。
六、處理結果:
離心機處理后的泥餅是干的,含水量一般在50 ~ 80%。出水清澈,固體物質去除率一般為90 ~ 97%。帶式壓濾機處理后的泥餅含水率一般為60 ~ 85%;出水渾濁,固體物質去除率一般為80 ~ 90%。板框壓濾機處理后的泥餅是干的,含水率一般為30 ~ 75%。出水清澈,固體物質去除率可達95 ~ 99.5%。
七、安裝:
該離心機質量可靠,性能穩定,安裝操作方便,無需地腳螺絲固定。只要把設備放在一個共同的基礎上,連接上給水管就可以運行了。離心機占用空間小,安裝調試簡單。唯一的配套設備是加藥裝置、污泥進料泵和卸料輸送機。整機全密封,車間環境好。但帶式輸送機占地面積大,除了加藥裝置、污泥進料泵和出料輸送機外,配套設備還需要洗滌泵、空氣壓縮機、污泥調質器等。,開放式運行,整機密封性能差,高壓清洗水霧和異味污染環境。如果管理不好,會造成泥漿外溢。
八、操作:
離心機可以連續工作,連續進料和出料,勞動強度低。一人可同時操作多臺離心機,操作前通過設定污泥濃度、污泥量、投加量等指標,實現污泥的自動連續處理。離心機脫水過程中,當進料濃度發生變化時,滾筒和螺桿的打滑和扭矩會自動跟蹤調整;而帶式過濾機在脫水過程中,當進料濃度發生變化時,需要調整皮帶速度、皮帶張力、加藥量和洗滌水壓力,這就需要更多的自動控制程序和更高的操作要求。板框壓濾機勞動強度大。
九、工作環境:
離心機整個脫水過程在密閉條件下進行,工作環境好;而帶式過濾機在開放式條件下工作,氣味到處散發,場地和環境二次污染嚴重。污泥干化時間長了,板框機需要逐個卸污泥,費時費力,工作環境差。最好選用自動拉板卸料壓濾機。
X.維護:
離心機的主要損壞是軸承。如果操作者給軸承加潤滑油,定期保養,就不容易損壞,也沒有其他易損件。帶式壓濾機是開放式的,有些傳動部件直接與污水接觸,容易損壞。比如過濾帶跑偏,過濾帶容易磨損,更換過濾帶會增加維護成本。板框壓濾機的濾布容易損壞,需要更換。
XI。覆蓋面積:
一臺LW350離心機占地約5 ~ 6m2一米帶式過濾機的面積為9-12 m2;板框壓濾機占地12-15 m2;對于一些廠房相對較短的單位,使用離心機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