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獲批陸路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成為國內國際物流通道的重要節點。
今天(30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在沙坪壩區召開深化無水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新聞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
龔在發布會上的照片
發布者:
沙坪壩區委、區人民政府副書記常斌。
胡藝沙坪壩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沙坪壩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洪仁
規劃和建設
35平方公里國際物流城
常斌介紹,近年來,沙坪壩區全面融入“一帶一路”物流網站,圍繞“走廊連接物流、物流連接經貿、經貿連接產業”,不斷提升對外開放水平。
沙坪壩區規劃了35平方公里的國際物流城,委托上海外高橋和香港戴德梁行共同編制國際物流城發展規劃。同時與西部(重慶)科學城國土空間規劃深度融合,努力打造一體化、國際化、生態化的景觀新城。
常斌介紹了相關情況。龔攝
目前,重慶內陸開放高地會展中心、自貿區創新服務中心、五云湖景觀等一批重大項目相繼建成,一個國際化、現代化的綠色城區正在加速形成。
創建渠道中心
形成四通八達的國際通道
常斌介紹,為深化沙坪壩區陸港物流樞紐建設,將繼續打造通道樞紐,提升港口能級。
●打造制度創新高地。堅持自貿試驗區和中新互聯互通“雙輪驅動、融合發展”,探索形成鐵路艙單產權證明、鐵路信用證結算等創新案例運輸,并在全國復制推廣。
目前,沙坪壩正與新加坡管理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合作建設“一帶一路”法律智庫中心,探索鐵路“一單制”等陸海貿易新規則?!_\聯運,提升樞紐影響力。
國際物流樞紐城市規劃沙坪壩區委宣傳部供圖
●建設功能齊全的鐵路港口。沙坪壩已形成西起昆侖,南至歐、貴、桂、海斯,北至蒙、俄、長江,東至殷罡的“四位一體”國際走廊格局。貨值達到3500億元。
首個內陸鐵路口岸、整車進口、鐵路物流保稅中心相繼獲批,產業發展充滿活力。沙坪壩將全力推進肉類、糧食綜合定點監管場所建設,打造內陸國際冷鏈配送中心。
●建設順暢的港口。深化與廣西海關等邊境口岸合作,探索通關便利化機制,建設大數據智慧口岸應用平臺,深化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通關時間縮短15%,為企業降本增效。
推進鐵路口岸與市內公、水、空物流口岸聯動發展,打通清豐至物流園區的連接道路和二橫線主隧道,實現機場與果園港50分鐘內連接,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多式聯運更加便捷。
關注開放的優勢
構建多元化的產業結構
常斌介紹,圍繞鐵路樞紐,沙坪壩區大力發展科技創新。布局金灣智慧谷、自貿區創新中心、慶豐高科孵化中心,引入市場主體建設西部科技城,圍繞“核心核心設備網絡服務”打造高附加值生產服務業集聚中心,形成高質量運營的智能制造中心。
沙坪壩區委宣傳部提供的國際物流樞紐公園鳥瞰圖
依托渠道資源,大力發展國際貿易和供應鏈金融。以貨物貿易、轉口貿易和服務貿易為主,引進了韓紅、楓樹、中外運、傳化等9家國內外500強物流企業和2900多家物流貿易企業。
同時,加快推進重慶國際商品貿易港、國際物流交易中心、一帶一路商品交易中心的共建,努力促進金融與貿易的深度融合。
現場問答精選""
沙坪壩如何打造制度創新高地?
胡藝介紹,制度創新是建設國際物流城市過程中的重要內容,沙坪壩區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探索。
土地交易規則的創新。在重慶市商務委等部門的指導下,沙坪壩區探索以車輛為抓手的土地交易規則。過去,鐵路貨單不具備產權功能,無法發揮金融融資的作用。因此,沙坪壩將重慶鐵路口岸公司作為貨控單位,授予鐵路貨代獨家提貨權,解決了鐵路貨代的資金問題。
2016年浦發銀行開出全款信用證。2017年,華夏銀行開出首張利差保證金信用證,徹底解決了鐵路艙單授信的關鍵問題。2018年,國務院復制推廣“鐵路貨運代理企業產權證書”創新案例,交易額1億元。
胡藝回答記者的提問。龔攝
商業登記。今年以來,在重慶市市場監管局的指導下,沙坪壩區開始探索自貿區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措施,大力推進登記備案承諾,下放審批權限。保稅區普通食品生產許可證。放寬食品經營許可審批條件,簡化企業注冊流程,通過專項檢查、日常抽查、分級管理等方式,進一步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同時,建立容錯機制、信用監管等包容性審查機制,為市場主體的發展減輕壓力、增添動力。
國際物流城預計什么時候建成?
戴介紹,國際物流城的工業用地、城市發展用地、景觀生態和公共建設配套用地各占三分之一左右,預計建成時間為10-15年。所以目標是2035年建成國際物流城。
戴回答記者提問。龔攝
目前,沙坪壩立足于建設宜居城市。引進一批具有產業道路功能的一流開發商進行城市開發工作,目前在建7棟。同時,已建成五云湖生態景觀385畝,正在建設濕地公園2200畝,規劃水域景觀近千畝。建成后人均綠化面積將達到10平方米左右。
此外,還推進佛羅倫薩小鎮、自貿區企業服務中心、金灣智慧谷等優質中小學和醫院建設。園區還將新增約200萬平方米的工業用地,更加注重就業與居住的平衡,以及產業與城市的協調發展。
創造一個平滑的城市。沙坪壩正全力推進軌道交通7、15、17號線建設。同時,為疏解區域交通,正在推進科學大道、成渝高速進城等道路建設。
五云湖景觀。沙坪壩區委宣傳部供圖
在國際物流中
和成都有什么樣的合作?
常斌介紹,2020年3月,沙坪壩國際物流樞紐園區與成都國際鐵路港首次實現“云聯盟”。合作。
其中,圍繞邊境口岸,雙方討論了共建共享陸海新通道、提高中歐班列運行效率、與沿線國家協商、租賃線路、建設分撥點、通關便利化等,共同打造陸?;ブ?,拓展四個方向的國際物流貿易通道。
通關便利沙坪壩區委宣傳部供圖
雙方將以產業招商為重點,加強成渝經濟圈與歐洲、中亞、俄羅斯、東南亞市場的經貿往來。聚集重點資源,共同推進汽車進口、肉類進口等行業招商物流網站建設,促進優勢資源互補,打造特色商品貿易集散地和專業市場聚集地。
雙方同意以開放創新為重點,共同探索鐵路運單、鐵海聯運運單、信用交易、數字經濟等陸路貿易規則的創新應用,共同探索建設內陸自由貿易港。
雙方以機制協調為重點,共同探索制度創新和治理體系改革,推動構建更具市場競爭力的治理模式。比如今年我們共同舉辦了中歐(成都-重慶)萬輛列車開通儀式。
沙坪壩優化營商環境
有哪些做法?
據胡藝介紹,沙坪壩區一直堅持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深化“簡政放權、加強監管、改善服務”的服務改革。
縮短審批時限。通過流程再造,全面壓縮內部審批,沙坪壩區663項行政許可事項行政審批時限由14659天壓縮至1788天,壓縮率達87.8%。相當于原來審批需要10天,現在一天就能完成。
實行“三色管理”通過持續綠燈、黃燈報警、紅燈報警等方式對行政審批事項進行實時跟蹤、監督和提醒。通過“三色管理”,今年受理業務申請14萬余件,無一逾期。
強化企業服務。特別是在涉外商務服務方面,深化“外商投資企業行政服務經理”制度,采取“一對一”方式,為沙坪壩區內外資企業提供全覆蓋服務。此外,還制定了“一企一策”“專業管家”的全流程服務模式,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和障礙,讓企業的項目和投資快速落地,發展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