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東省為加強政府對企業工資分配的宏觀指導和服務,建立了統一規范的企業薪酬調查和信息發布制度。此舉旨在指導企業完善內部工資分配和人工成本管理,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市場對企業工資分配的調節作用,暢通不同行業薪酬信息,對引導勞動力合理有序流動,促進人力資源合理配置形成“風向標”效應。近日,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發布了《2020年廣東省人力資源市場工資價位及行業人工成本信息》。
該文發布了廣東省人力資源市場工資價位及行業人工成本信息,是根據2020年開展的全省企業薪酬調查數據形成,調查對象覆蓋制造業、批發和零售業、金融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等18個行業門類的企業及其勞動者,調查涵蓋1.55萬戶企業、254萬余名在崗職工。發布的信息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是工資價位信息,包括勞動者因向企業提供勞動而直接取得的貨幣形式的勞動報酬,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和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共發布了6個職業大類、66個職業中類、304個職業小類、430個職業細類的工資價位,還專門首次發布廣東省技能人才工資價位。二是行業人工成本信息,包括企業在生產、經營和提供勞務活動中因使用勞動力而發生的所有直接和間接費用的總和,其范圍包括:從業人員勞動報酬、福利費用、教育經費、社會保險費用、勞動保護費用、住房費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此次發布的內容為18個行業門類、29個制造業大類下不同企業規模、登記注冊類型的人均人工成本水平、人工成本構成、人工成本效益情況。此次發布的工資價位和行業人工成本共有五項分位數,包括低位數、下四分位數、中位數、上四分位數、高位數。
從發布的信息數據顯示,2020年廣東省人力資源市場工資價位及行業人工成本呈現三個趨勢。一是各類職業工資水平普遍增長,信息傳輸軟件等相關行業增長顯著。與去年相比,我省大部分職業工資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專業技術崗增長較高的職業主要是嵌入式系統設計、健康安全環境管理、房地產開發、信息管理、水利水電、廣播視聽設備、管理咨詢、制藥等技術人員,職業技能崗增幅較高的主要是計算機程序設計、液晶顯示器件制造、電阻器制造、高頻電感器制造、中藥飲片加工、電子器件制造、印制電路制作、中式面點師等技能人員,增幅均在20%以上。從工資水平來看,中位數排名較高的職業主要為計算機、金融、能源、房地產等專業技術人員。
二是金融、信息軟件相關行業專業人才薪酬水平處于領跑狀態。從行業來看,金融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繼續領跑。工資水平中位數最高的三個行業依次為金融業12974元/月,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8769元/月,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8508元/月。相對較低的三個行業分別是住宿和餐飲業3772元/月、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3851元/月、農林牧漁業4200元/月。
三是學歷、技術、技能等要素對工資報酬的拉動作用和貢獻影響顯著。從學歷來看,總體上職工工資與學歷呈正相關關系,即隨著學歷的提升,職工工資逐漸提升。此外,學歷越高,職工工資增長越快。其中,研究生(含博士、碩士)學歷、10年以上工齡的職工工資最高,中位數達到21204元/月;初中及以下學歷、0~1年工齡的職工工資最低,中位數為3867元/月。從崗位來看,管理、技術、技能等級越高,職工工資水平越高。管理崗位中,高層管理崗、中層管理崗、基層管理崗、管理類員工崗的中位數分別為11293元/月、9167元/月、6280元/月、5027元/月;專業技術崗位中,高級職稱、中級職稱、初級職稱的中位數分別為13294元/月、9838元/月、6314元/月;職業技能崗位中,高級技師、技師、高級技能、中級技能、初級技能的中位數分別為7379元/月、7107元/月、6711元/月、5622元/月、4703元/月。從技能人才細分職業來看,今年首次發布技能人才分職業工資價位水平顯示,在技能人才中排名較高的職業主要是汽車制造、計算機制造、能源供應、安全管理、建筑施工、機械制造、化工制造等。技能人才工資價位顯示了廣東省先進制造業、戰略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對技能人才的需求進一步加大。
附件為:“廣東省人力資源市場工資價位及行業人工成本信息發布表”,詳細列出了廣東省人力資源市場工資價位及行業人工成本的具體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