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山瓷業的展廳里,晶瑩如玉的瓷器、水晶骨瓷、中國獨有的魯青瓷等展品肥美如玉,猶如瓷舞者,散發出永恒高貴的氣息;1954陶瓷文化創意園內,尚領劉麗芳的“九龍瓶”展品由30位大師同時制作,豪華華美。在晏子美術館里,有許多晏子的作品,如菩薩、龍等。經過多年的歷史積淀和發展,淄川區的工藝美術產業基礎雄厚,技藝精湛,猶如珍珠在淄川文化的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
近日,經省輕工集體企業協會組織的專家評審團實地考察評估,淄川區成為“山東省工藝美術產業基地”。
據了解,目前,淄川區工藝美術產業已形成日用陶瓷和藝術陶瓷、釉料制品、紅木家具、硯臺四大類和工藝畫、泥塑等20多個小類,具有一定的產業規模和地方傳統特色?,F有工藝美術企業567家,年產各類瓷器1.3億件,釉面工藝品120多萬件,紅木家具2000多套,各類禮品硯臺2000多平方米。先后獲得“山東陶瓷工藝產業基地”、“山東工藝畫之鄉”、“中國古典紅木家具之鄉”等稱號。
豐富的內幕信息形成了一個特色品類
從公元前2500多年的蛋殼黑陶,到南北朝時期寨里窯的青瓷,再到被譽為中國北方民窯藝術明珠的慈村窯為代表的唐、宋、金、元時期的瓷器,無不展現出淄川陶瓷文化的輝煌。寨里窯燒制的青瓷蓮花像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淄博瓷廠生產的魯青瓷雕花文具在德國慕尼黑第34屆手工藝博覽會上榮獲金獎,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陶瓷藝術在世界上的第一枚金獎。陸青瓷作品連續五年入選中國(淄博)國際陶瓷博覽會唯一貴賓禮品。中國古典紅木家具之鄉西河鎮, 從明清時期的西河大床開始,逐漸發展成為國內外著名的紅木家具加工基地。紫硯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淄博玻璃制品已經成為國內玻璃制品生產的中心。
政策支持奠定產業基礎
為促進產業集聚,實現文化傳承,淄川區科學謀劃產業規劃發展,從簡化財務手續、充分利用發展專項資金等方面加大對工藝美術產業的扶持力度。政府支持和民間資本相結合,搭建工藝美術產業創新發展平臺,支持工藝美術集聚區建設、傳統工藝美術品種和技藝保護傳承、高級R&D和設計人才培養、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我區劃撥專用土地,先后建立了“李梓源藝術中心”、“張光清內畫藝術研究所”, 1954陶瓷文化創意園和中國巨園陶瓷文化創意園。淄川有11位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全區有33位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國內中高檔日用陶瓷行業龍頭企業之一的山東昆侖瓷業有限公司、中國日用陶瓷骨干企業淄博泰山瓷業公司、中國最大的玻璃及玻璃出口商淄川振華玻璃制品公司、世界獨一無二的巨型園林陶瓷生產基地淄博陳豪陶瓷雕塑公司,成為淄川區工藝美術產業的堅實驅動力。
不斷創新,打造知名品牌。
淄川區依托自身資源優勢,通過本地培育與大師引進相結合、文化傳承與時尚元素相結合、傳統技藝與科研開發相結合、線上渠道建設與專業平臺建設相結合,不斷提升品牌知名度。一是成為魯青瓷的重要生產基地。魯青瓷是中國文化名瓷之一,世界四大青瓷之一。目前,淄川已形成泰山、魯青、LD三大品牌,產品先后榮獲中國陶瓷行業名牌、山東省著名商標、山東省著名商標、國家產品質量免檢、當代國窯等稱號。第二,制作工藝定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蹲筒┨沾蔁萍夹g》 被認定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晏子工藝成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第三,紅木制品有口皆碑。淄川紅木家具融合了傳統時尚和現代文化元素,優雅的生活意境,簡約、典雅、樸素的裝飾風格,獨特的文化氛圍。西河鎮已成為“中國古典紅木家具之鄉”,擁有蒙奇、鴻月軒等中國著名商標,“如作如作、西河紅木”的品牌效應逐漸擴大。第四,釉面藝術產品銷往海外。振華玻璃擁有“振華琉璃”國外商標,“尚領”、“寶泉”國內商標,產品遠銷美、英、法、意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打造產業集聚平臺
中國國瓷文化城、昆侖陶瓷城、1954陶瓷文化創意園相互呼應,相得益彰,為淄川區工藝美術產業的跨越式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成為國內外重要的工藝美術發展基地。中國國瓷文化城占地450畝,集產品展示、營銷、辦公、倉儲物流、加工制作、陶瓷旅游于一體。昆侖陶瓷城現有商戶100多家,年營業額1.5億元,形成了江北日用瓷的集散地。1954年,陶瓷文化創意園在淄博瓷廠舊廠房原址上新擴建,以“修舊如舊,新舊結合”為設計理念,總建筑面積250,000平方米。是集陶瓷加工、展覽、大師工作室、陶瓷培訓中心、陶瓷孵化器為一體的陶瓷文化特色產業基地。目前,園內有國家級、省級大師28人,紅木陶瓷戶30戶。
“十三五”期間,淄川區將集聚整合企業資源,引進資金、技術,加快新型工業化,改造整合四家在國內外具有較大影響力的企業集團,力爭到“十三五”末,全區工藝美術行業銷售收入達到240億元。(嚴圣廷、嚴文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