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與沉迷網絡孩子雙方協商,定出總體計劃,在兩個月內逐步減少上網玩手機的時間,終達到偶爾玩手機上網或不玩手機不上網。建議尋找到成癮的原因,可以培養良好的解壓方式或者有益身心的興趣愛好,如書本閱讀、運動體育等等,業余時間可以用來做這些有益身心的事情,把個體的焦點和精力轉移到其他方面,避免因無所事事而上網成癮。同時,可以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定期進行溝通和交流,及時發現和解決孩子的問題。
對于沉迷網絡對青少年的危害,家長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首先,沉迷網絡會導致荒廢學業,對學生的未來發展造成不良影響。其次,沉迷網絡會對身心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如失眠、焦慮、抑郁等。此外,沉迷網絡還可能導致上網要錢,而錢不夠便會養成說謊的習慣,上網占用時間過多會疏遠親情與友誼,不利心理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網絡成癮是一種由神經內分泌紊亂引起,以精神癥狀、軀體癥狀、心理障礙以及人格改變為臨床表現,導致社會功能受損的一種病癥,可分為網絡成癮癥和網絡成癮綜合征。因此,家長應該引導孩子理性上網,避免孩子過度沉迷于網絡游戲和其他不良信息,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成長。
針對孩子沉迷網絡的問題,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探索這個游戲背后的一些東西。這個是指,現在網上也有很多學者或者文章在討論說,游戲究竟為什么會讓人成癮,或者說設計游戲的時候究竟有哪些元素是吸引人的。首先,家長應該心平氣和的告訴孩子,在上網過程中應保持平靜心態,不宜過分投入。其次,家長還應該告訴孩子上網的壞處,比如容易近視,晚上容易做噩夢等。當然,網絡成癮不是某個年齡階段的問題。即便安然度過這三個階段,網絡成癮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
沉迷網絡是操作條件反射形成、牢固化所致,而操作條件反射的關鍵是強化,即上作和甜頭強化物的結合。因此,家長應該注重培養孩子的正念情感和興趣愛好,讓他們通過參與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來緩解學習和生活的壓力,從而避免沉迷于網絡游戲和其他不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