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脊藝術作為中國嶺南傳統祠廟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其作用主要在于提升建筑的審美表現力,增強屋頂的崇高感,并為建筑提供豐富的天線。用民間語言來說,這種瓦脊才算“威”。代表作品包括佛山祖廟。
灰塑的題材內容豐富多樣,包括人物戲劇、飛禽走獸、山水花鳥、花卉植物等吉祥裝飾圖案。雕塑工藝則包括立體圓雕、浮雕、高浮雕等不同工藝。然而,灰塑的破壞情況較為復雜,主要包括以下幾種狀況:
a. 灰塑的色彩已褪盡,大部分圖案已難以辨認原來的施色; b. 灰塑表面出現不同程度的酥堿風化; c. 局部有殘缺遺失; d. 圓雕出現暴裂、崩裂、殘缺、破損; e. 灰塑局部破壞或全部破壞,僅存痕跡。
這些瓦脊分別裝設在三進三路九座廳堂屋脊上。工藝作用表現為木結構因受潮引起脹縮變形,傳統工藝多采取披麻刮灰作法。首進5條和聚賢堂瓦脊分別于1891年(光緒十七年)和1893年(光緒十九年)燒制,中、后進東西兩路的4條瓦脊由寶玉榮于1894年(光緒十八年)和1892年(光緒二十年)先后燒制而成,后進大廳的瓦脊則由美玉成完成于1890年(光緒十六年)。
灰塑修復的步驟如下:
第一步:所有灰塑先按照原來的保留,把已風化的灰塑補充完整,并繪畫出完整的灰塑圖案。經過主管人員和甲方大家的討論,方案確定后開始進行灰塑制作。
第二步:清洗每條屋脊,加固原來保留的灰塑,按照設計好的圖紙畫出完整的圖案。
(5)采用特殊清洗劑,其廢液應專門收集,并應在墻面污染去除后,立即用水清洗干凈。
(6)機械清洗方法,應嚴格控制墻面磨損厚度,保證墻面平整度,以及線腳、花飾的完好程度。
(7)墻面清洗施工,應符合現行環保標準規定。做好環境及人員的防護措施和廢棄物的收集處理。沖洗廢水的排放,應符合城市污水排放的有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