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1月,中國成功研制生產了一種新型消防頭盔,其外形美觀,結構設計合理,具備多種優良性能。該頭盔采用單筋陪襯式,聚碳酸酯注塑成型,內腔寬敞豐滿,前額呈“八”字型,既增強帽殼剛性,提高抗沖擊性能,又減輕重量。此外,部分帽殼上還貼有熒光識別標志,便于消防員在黑暗環境中或夜間互相尋找和聯絡。
印度洋一些島國利用椰子殼制成的頭盔,經久耐用。荷蘭阿姆斯特丹應用科學研究所曾對世界各國頭盔進行沖擊試驗,結果顯示,結實、牢固的椰殼頭盔在抗沖擊方面勝過其他材料。自1935年以來,用于抵御火焰和輻射的高能熱源的消防頭盔逐漸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消防頭盔,該頭盔具備減震功能,并可與阻燃頭罩配合使用。
消防頭盔的使用說明:使用者請根據自己頭型選擇合適的消防頭盔。使用前,先將消防頭盔面罩鏡片向頭頂方向掀開,手指拉住佩帶兩側,往兩側拉開,使開口擴張。將消防頭盔前傾,頭部前額先戴入頭盔,使頭盔完全戴入。戴上頭盔后,將頭盔前后左右搖動,使頭部佩戴舒適。將佩帶調整到適當位置后將插扣插好,確保連接牢固。消防頭盔的防護特性包括減震,部分頭盔內設有皮套或后沿軟體,以保護頭部。
消防頭盔的檢測周期通常為一個月。如果檢測結果合格,則可繼續使用。但如果有一次檢測不合格,則整個批次將報廢。在后來的設計中,減震的設計被融入消防頭盔內部。19世紀初,法國鋼制頭盔內置了一個皮套作為襯體,以保護頭部。德國消防隊進一步將減震設計加入頭盔,而中國消防頭盔國標規定頭骨各部位與頭盔之間至少要有3厘米的緩沖空間,帽圈內部還增加了舒適的彈性緩沖層。
在故宮消防隊裝備的頭盔上,鑲嵌了一條龍,既象征皇權,又具有減震作用。消防頭盔在使用過程中,要定期進行檢測,確保其防護性能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