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手架作為一種建筑施工工具,相較于一般結構,具有以下特點:
1. 受荷載變異性較大:在施工過程中,腳手架所受的荷載具有較大的變異性,例如在建筑物的不同部位,荷載的大小和方向都有所不同。
2. 扣件連接節點屬于半剛性:扣件連接節點屬于半剛性連接,節點剛性大小與扣件質量、安裝質量有關,節點性能存在較大變異。
3. 腳手架結構、構件存在初始缺陷:腳手架在施工過程中,桿件的初彎曲、銹蝕,搭設尺寸誤差、受荷偏心等缺陷較為常見。
4. 與墻的連接點,對腳手架的約束性變異較大:與墻的連接點對腳手架的約束性相對較小,容易產生位移和變形。
針對以上問題,目前尚缺乏系統積累的統計資料和獨立進行概率分析的條件。因此,在對結構抗力乘以小于1的調整系數進行調整時,需要與以往采用的安全系數進行校準。
懸掛腳手架,又稱墻掛腳手架,是指掛在墻上或(和)中間部分的固定腳手架掛件。根據腳手架的材料不同,可以分為竹腳手架、木腳手架、鋼管腳手架或金屬腳手架。根據安裝位置的不同,可分為外腳手架和內腳手架。根據不同的對象或場合,可分為高層建筑腳手架、煙囪腳手架、水塔腳手架、外腳手架和內腳手架。
在搭建和組裝完腳手架后,應經過檢查、驗收確認合格后方可進行作業。驗收要求包括:腳手架的基礎處理、作法、埋置深度必須正確可靠;架子的布置、立桿、大小橫桿間距應符合要求;架子的搭設和組裝,包括工具架和起重點的選擇應符合要求;連墻點或與結構固定部分要安全可靠;剪刀撐、斜撐應符合要求;腳手架的安全防護、安全保險裝置要有效;腳手架的起重機具、鋼絲繩、吊桿的安裝等要安全可靠;腳手板的鋪設應符合規定。
關于腳手架的安全標準,包括高層腳手架基礎必須牢固,搭設前經計算,滿足載荷要求,并按施工規范搭設,做好排水措施;必須高度重視各種構造措施,如剪刀撐、拉結點等均應按要求設置;水平封閉:應從開始起,每隔一步或二步,滿鋪腳手板或腳手笆,腳手板沿長向鋪設,接頭應重疊擱置在小橫桿上,嚴禁出現空頭板;并在里立桿與墻面之間每隔四步鋪設統長安全底笆;垂直封閉:從第二步至第五步,每步均需在外排立桿里側設置1.00m高的防護樣欄桿和擋腳板或設立網,防護桿(網)與立桿扣牢;第五步以上除設防護攔桿外,應全部設安全笆或安全立網;在沿街或居民密集區,則應從第二步起,外側全部設安全笆或安全立網。
通過這些特點和標準,可以確保腳手架在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為工作人員提供安全和便利,從而在城市里建造更高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