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清遠訊(記者曹靜通訊員李麗珍)近日,清城區組織專家對清遠造船基地項目選址方案進行論證。專家組經過多次實地考察和多方論證,將北江石角界牌島作為推薦方案,大雁河作為備選方案。
據悉,清遠是廣東省內河船舶制造最早開始的地區之一。原來有18家造船企業,現在市區周邊有14家造船企業。造船企業都是民營的,造船員工3000多人。近年來,清遠船舶建造量每年增長5%。每年建造(改建)船舶約100艘,約占廣東內河船舶年建造量的四分之一,連續幾年居廣東省首位。
雖然清遠的船舶工業已初具規模,但大部分造船企業仍處于手工放樣、手工切割、零件組裝等粗放型加工生產階段。由于船廠分散、規模小、設施差、技術水平落后、專業化程度低,建造的船舶附加值不高。此外,部分造船廠位于北江水源保護區,與加強環境保護、完善城市功能相沖突,造船業面臨轉型升級瓶頸。
根據國家發改委牽頭制定的《珠江三角洲高等級航道網建設規劃(2011-2015年)》,北江作為珠江三角洲高等級航道網的延伸,已全面啟動北江(烏市至三水河口)由原有300噸級航道向千噸級航道的擴容提質工程。
未來內河航運能力將大幅提升,對船舶的需求將爆發式增長。清遠造船業迎來了非常好的機遇。結合清遠水利樞紐工程建成蓄水后形成的“湖城”環境,清遠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加快清遠內芯航道及通信制造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加快內芯通信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規劃將現有已受場地限制的分散船廠搬遷至產業轉移基地集中經營管理,標準化、規?;?、集約化發展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的船舶產品。努力 “讓清遠挑起廣東乃至華南內河造船業的龍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