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級集體經濟薄弱,是影響村級黨組織戰斗力、凝聚力、公信力的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苯楆柨h王草鎮黨委書記田茂榮說。
綏陽縣117個村(居、社區)中,近90個村村級集體經濟零積累。這種情況使得這個縣的村干部在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服務發展的實踐中顯得力不從心,導致村級黨組織的戰斗力、執行力、公信力急劇下降。
針對這種情況和問題,近年來,綏陽縣在村級建立了“項目支持、項目評估、項目服務、項目支撐”四大體系,大力實施“產業強村”工程,積極尋找和培育基層群眾和村級組織“雙贏雙增”的新支點。村級集體經濟“四項制度”的實施,激發了創辦村級集體經濟實體的激情,促進了村級集體經濟的健康發展。
該縣奉化鎮西苑村采取“分公司+合作社+公司+農戶”的模式,依托公司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采取“股份參與、比例分紅”的方式,投資110萬元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先后投入精米種植加工25萬元、香菇種植15萬元、香菇袋10萬個、淡水魚養殖10萬元。這三個項目預計每年可增加村級積累50萬元以上。
為進一步擴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覆蓋面,該縣積極向省財政廳爭取產業扶持資金500萬元,在7個鄉鎮建設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示范點9個,整體推進。同時決定2014-2018年縣財政每年預算500萬元作為專項扶持資金,有力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確保3-5年徹底消除“空殼村”,逐步實現村村通產業的目標。
目前,該縣已有村級后備開發項目100多個,召開村級集體項目專家評審會10多次,涉及項目30多個,建立產業鏈黨組織97個。今年,該縣已開始實施九個村級集體經濟項目。預計年內為9個村增加集體經濟積累5-1億元,用3-5年時間徹底消除村級集體經濟積累的“空殼村”,逐步讓村級組織跳出“無米之炊”的尷尬局面。
據悉,為切實加強村級積累管理,充分發揮村級積累的作用,該縣還制定了加強村級集體經濟積累管理的“四部分”,即一部分積累留成,一部分預算擴大再生產,一部分用于公益事業,一部分用于激勵干部。這種模式有效管理了本縣村級集體經濟項目的利潤收入,各村主動完善村級公益基礎設施,增強了基層戰斗堡壘的凝聚力。(李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