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建設如火如荼,民生工程碩果累累...在銅仁人民幸福的道路上,總有一面旗幟指引著方向,這就是飄揚的黨旗。
2013年以來,銅仁市大力實施以“扎根貼近人心的基層,筑牢凝聚人心的堡壘,同步小康永遠鞏固人心”為主要內容的“民心黨建”工程,推進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扎實推進,以務實創新的舉措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實現中國夢提供了堅強組織保證。
扎根基層,貼近人心。
從市政府直屬部門到區縣再到鄉鎮(村居),每一個“民心黨建”工程的參與者都有一個感受:在“民心黨建”工程不斷深化的過程中,黨心與民心悄然緊密相連。
銅仁市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規范建立了市縣13個群眾工作委員會和群眾工作中心、鄉鎮街道171個群眾工作站、村社區2900個群眾工作室,搭建了聯系和服務群眾的網絡平臺。
還有機會結合村里“干群結合、同步小康”工作,按照形勢政策宣傳員、為民工作服務員、精通農業的技術員、熟悉黨建的指導員、善于化解矛盾的調解員“五員標準”,選派12825名干部組成2895個工作組進駐“干群結合”,實現貧困村1790個、1100個截至目前,共走訪129.6萬人,解決實際問題5.1萬余個,策劃致富點子12.3萬個,協調資金2.7億元,協調項目6347個。
這一串數據涵蓋了民生保障、社會管理、文化建設等重點難點問題。重點是把黨建工作的重心往下推,目的是讓發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群眾。
筑牢堡壘,凝聚人心
銅仁市以加強基層服務型組織建設為抓手,實施基層黨員干部“楊再蓮十個一工作法”,結合第九屆村(居)“兩委”換屆選舉,從2717308名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村支書中選拔出278名,致富能手1121名。一批綜合素質好、群眾認可度高的優秀人才入選村級領導班子,優化了隊伍結構,增強了整體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銅仁市還根據需要,選擇137家市直單位與相應行政村建立聯合支部,充分整合市縣兩級職能部門資源,按照依法精簡、高效規范的原則,開辟項目審批“綠色通道”,促進幫扶項目早落地、早建設、早見效。德江縣唐嫣鄉高家灣村,在聯建支部的幫助下,干部群眾在齊心發展。目前,全村人均年純收入8300多元,率先實現小康。
此外,整合資源建設輻射全市的“空中課堂”、“移動課堂”、“遠程教育課堂”、“專家課堂”、“野外課堂”等培訓平臺,開通“銅仁遠程教育”電視采集頻道,逐步建立以鄉鎮為示范基地、以村為示范戶的“示范網”,轉化學習成果。
同步小康,永遠凝聚人心
銅仁市扎實推進“民心黨建”工程信息化建設和管理。通過各級村干部的基層活動,建立了以戶為單位的“親情檔案”、以組為單位的“民情圖譜”、以村為單位的“小康信息庫”,在與黨員群眾的接觸中體察民情、收集民情、解民憂、凝聚人心。
同時,在黨員中采取“團結一團、幫扶二幫三”、“認崗”等方式,讓每一個黨員都帶頭發展產業,帶領群眾致富。共實施項目2039個,建立實體經濟3855個,帶動就業22.7萬人。黨組織領導著182個經濟實體,1132名黨員參與其中,年產值超過7億元。碧江燈塔辦事處采取“黨支部+合作經濟組織+基地+農戶”的模式,建立了寨桂彭敢協會、馬巖蔬菜專業合作社等7個合作組織,成立了3個產業黨支部,帶動了80多人就業,年收入上百萬。
一年多來,全市各級黨委(領導班子)大力推進黨建工作,為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進“四化同步、一業振興”發展戰略作出了貢獻。(何信)